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32
原文展示:
遥忆青门子,西湖久客年。
孤山调玉鹤,龙井试新泉。
洒落黄公望,风流葛稚川。
相思空有梦,衰病更谁怜。
白话文翻译:
我遥想当年在青门子(青门子是指西湖附近的一个地方),在西湖游玩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孤山上的白鹤在欢快地鸣叫,龙井的泉水也在不停地涌出。
黄公望的洒落画作依然在眼前,葛稚川的风流倜傥仍然让我怀念。
然而,思念只在梦中浮现,身患衰病又有谁来怜惜我呢?
注释:
- 青门子:指西湖附近的一个风景名胜地,常常是文人墨客游玩的地方。
- 孤山:位于西湖中,因其孤立而得名,山上有许多亭台楼阁,风景优美。
- 调玉鹤:指孤山上悠然自得的白鹤,象征着高洁与闲适。
- 龙井:著名的龙井茶产地,因其清泉甘甜而闻名。
- 黄公望:元代著名画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 葛稚川:指葛洪,因其风流倜傥而被后人称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佘世亨是明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佘世亨对西湖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社会环境动荡,诗人在此背景下更显得孤独无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遥忆青门子”便引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通过“孤山调玉鹤”、“龙井试新泉”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秀丽景色,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欢愉。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情感逐渐转向,最后两句“相思空有梦,衰病更谁怜”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体上,诗歌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人文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遥忆青门子:遥远地回忆起青门子,表明了时间的久远和对过去的怀念。
- 西湖久客年:在西湖待了很长时间,暗示着诗人与西湖的深厚情感。
- 孤山调玉鹤:孤山上的白鹤在鸣叫,象征着清雅与闲适,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 龙井试新泉:试饮龙井的新泉水,象征着新鲜和生机,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洒落黄公望:提到黄公望的画作,表现出对艺术的推崇和对往昔的回忆。
- 风流葛稚川:葛稚川的风流才气令人怀念,表现出对友人风范的赞美。
- 相思空有梦:思念在梦中只能空有,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 衰病更谁怜:身患衰病,又有谁来关心和怜惜,表达了孤独和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洒落黄公望,风流葛稚川”中,两个短语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孤山、龙井等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孤独境遇的感慨,蕴含着浓厚的离愁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门子:象征着青春与活力,代表了美好的回忆。
- 孤山:象征孤独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淡泊。
- 龙井:象征生机与清新,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黄公望与葛稚川:象征艺术与友谊,反映了对往昔的怀念与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门子”是指哪个地方?
- A. 西湖附近的一个名胜地
- B. 一位著名的诗人
- C. 一种茶叶
-
诗中“洒落黄公望”指的是?
- A. 诗人的作品
- B. 黄公望的画作
- C. 一种茶叶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与欢乐
- B. 思念与孤独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比较佘世亨与李白两位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中的不同,佘世亨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西湖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