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5
洛浦风流雪,阳台朝暮云。
闻琴不肯听,似妒卓文君。
在洛浦,清风和雪花交织,阳台上朝夕的云彩变幻莫测。听到琴声却不愿意去聆听,似乎是因为妒忌卓文君的才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卓文君是汉代著名的才女,因其才华与美貌而被后人传颂。她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聪慧与爱情,诗中提到的“似妒卓文君”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嫉妒和无奈。
作者介绍:
李播,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人情世态。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诗人漫步于洛浦,目睹自然风光,心中涌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嫉妒。或许是对当时社会中才子佳人的一种思考,表现出对爱情与才华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简洁而意境深远,开篇以“洛浦风流雪”描绘出一幅清丽的自然图景,传达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接着“阳台朝暮云”,进一步加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幻,使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诗人听到琴声,内心却感到拒绝,似乎是一种对美的逃避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闻琴不肯听”不仅表达了对音乐的冷漠,更隐含着一种对才华的妒忌,尤其是对卓文君的才华,意味着诗人在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诗中不仅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自我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美好时可能产生的嫉妒与不安。李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的追求与嫉妒,反映了诗人在优雅的自然环境中,内心却因对卓文君的才华而感到的矛盾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卓文君”是哪个朝代的才女?
诗中“闻琴不肯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的韵律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播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涉及音乐与情感的表达,但李播更加强调内心的嫉妒与矛盾,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与思乡之情。李播的诗歌更为简洁,意境深远,而白居易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