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16:25
闻有大人仙,幽居傲岩麓。
清宵餐沆瀣,白日甘黄独。
年少焚银鱼,三冬万卷足。
白眼世途人,黄粱几时熟。
听说有位高人隐居在高耸的山岩脚下,
夜晚清静时享用着星辰的清辉,白天则独自品味着阳光的甘甜。
年轻时我曾沉迷于追逐银鱼,
三冬时光中却读完了万卷书籍。
世俗中他人对我投以白眼,
黄粱美梦又何时才能实现呢?
作者介绍: 佘世亨,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隐士生活和自然景色,体现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是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思考和对世俗纷争的逃避。
这首《题何武库悔斋图》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失望,以“隐居”与“世俗”的对比展现了其内心的挣扎和追求。诗的开头,通过描绘高人隐居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超然的生活状态,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钦佩和向往。接着,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追求,似乎在反思过去的选择,显示出一种对名利的淡漠和对内心追求的重视。最后一句“黄粱几时熟”,则俯瞩人生的虚幻与现实,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通过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理想的执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眼”指代什么?
A. 赞美
B. 轻视
C. 感慨
D. 忍耐
“黄粱”在诗中象征着:
A. 理想与愿望
B. 现实与困境
C. 美好的回忆
D. 友情与爱情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否定的
B. 迷茫的
C. 向往的
D. 冷漠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鹿柴》更侧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题何武库悔斋图》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挣扎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