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2:45
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我一生中常常在醉酒中跌倒,但即使在醉酒中也能分清事物。今夜酒醒后我又在何处呢?只见杨柳岸边,晨风轻拂,残月依旧挂在空中。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意象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杨柳象征着柔美和离别之情,残月则暗示着光阴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或对往事的追忆。
作者介绍:释法明是宋代著名的僧人和诗人,他的诗词常反映出佛教思想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法明一生在寺庙中修行,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及人生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写于法明的某次游历中,酒后醒来时对自己身处何地的迷惘与无奈,结合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辞众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醉酒后人生状态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以自我经历为线索,揭示出即使在醉酒中,诗人依然能够感知到生活的真谛与世事的纷繁复杂。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透过醉酒的状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观察。
接下来的“今宵酒醒何处”,展现出一种迷茫和孤独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思索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定位和归属。最后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则将诗人从内心的迷惘引导向外部的自然景观,描绘出一幅清晨的美丽画面,既有宁静的美感,又流露出一丝惆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在迷茫中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诗词测试
《辞众偈》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残月”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诗人对醉酒状态的感受是:
a) 完全沉醉
b) 能分辨事物
c) 无法醒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感悟,但更侧重于酒中的豪情与孤独;而法明在《辞众偈》中则更倾向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慨,两者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各自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