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梦中得诗二句王景云闻之拟成八句来因次韵》

时间: 2025-05-02 12:16:09

诗句

浮生谁不爱名成,未到头时未是名。

不意事多人易老,知音者少路难行。

清閒信是终身福,得失须教一念轻。

林下有家归有日,离骚声里听猿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09

原文展示:

浮生谁不爱名成,未到头时未是名。
不意事多人易老,知音者少路难行。
清閒信是终身福,得失须教一念轻。
林下有家归有日,离骚声里听猿声。

白话文翻译:

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谁不渴望名声与成就呢?但到达成功的彼岸前,是否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成功呢?意外的是,许多人在世事变迁中变得苍老,而能够理解我、与我共享心灵的人却寥寥无几,人生的道路也因此更加艰难。相信悠闲才是终身的幸福,得与失都要学会一念之间轻松对待。林中有个家,终有一天我会归去,在《离骚》的旋律中听见猿鸣。

注释:

  • 浮生:指短暂的生命。
  • 名成:名声和成就。
  • 不意:意外,出乎意料。
  • 知音:能理解自己的人。
  • 清闲:悠闲自在的生活。
  • 离骚:屈原的诗作,表达了对理想和友情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对名利的淡薄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反思之际,社会环境中名利与浮华盛行,诗人以冷静的视角审视世态,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浮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名利的看法。前四句围绕“名成”与“易老”展开,指出追求名利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后四句转向对“清闲”与归属感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渴望。全诗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诗人反映了名利的虚幻与知音的珍贵,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生谁不爱名成:在短暂的生命中,谁不渴望名声与成就?
  2. 未到头时未是名:在成功之前,是否真的可以称作成功?
  3. 不意事多人易老:意外的是,许多人在岁月中变得苍老。
  4. 知音者少路难行:理解我的人少,人生道路因此艰难。
  5. 清閒信是终身福:悠闲才是终身的幸福。
  6. 得失须教一念轻:对得失要轻松看待。
  7. 林下有家归有日:在树林下有个家,总有一天会归去。
  8. 离骚声里听猿声:在《离骚》的旋律中听见猿鸣。

修辞手法:

  • 对比:对名成和清闲的对比,突显出名利的虚无与内心的宁静。
  • 意象:使用“林下有家”与“离骚声”营造出一种归属感与文化底蕴。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知音的珍视,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在于对得失的淡然。

意象分析:

  • 浮生: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名成:象征世俗的成功与追求。
  • 知音:象征真正理解与分享的人。
  • 清闲:象征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 林下有家:象征归属感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浮生”指的是什么?

    • A. 长久的生命
    • B. 短暂的生命
    • C. 充满名利的生活
  2. “知音者少路难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谊的珍惜
    • B. 对名利的渴望
    • C. 对生活的无奈
  3. 诗中的“清闲信是终身福”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名利是幸福的来源
    • B. 悠闲生活是最好的选择
    • C. 追求名声是必要的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陈著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陈著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多表现对现实的忧虑与关怀,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是对陈著《梦中得诗二句王景云闻之拟成八句来因次韵》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如梦令 赠友 如梦令 桂湖远眺 如梦令 赠僧子哲 如梦令 元夕感怀 如梦令 如梦令 七夕风雨 如梦令 前题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三 踏雪 如梦令 咏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奉道斋僧 几字旁的字 包含精的成语 灵元 女字旁的字 神施鬼设 圆顶方趾 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闭纵 更长梦短 货寶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匹夫匹妇 匕字旁的字 真宰 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