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6:09
浮生谁不爱名成,未到头时未是名。
不意事多人易老,知音者少路难行。
清閒信是终身福,得失须教一念轻。
林下有家归有日,离骚声里听猿声。
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谁不渴望名声与成就呢?但到达成功的彼岸前,是否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成功呢?意外的是,许多人在世事变迁中变得苍老,而能够理解我、与我共享心灵的人却寥寥无几,人生的道路也因此更加艰难。相信悠闲才是终身的幸福,得与失都要学会一念之间轻松对待。林中有个家,终有一天我会归去,在《离骚》的旋律中听见猿鸣。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及对名利的淡薄态度。
本诗写于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反思之际,社会环境中名利与浮华盛行,诗人以冷静的视角审视世态,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本诗通过对浮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名利的看法。前四句围绕“名成”与“易老”展开,指出追求名利的艰辛与人生的无常。后四句转向对“清闲”与归属感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和的渴望。全诗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事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比,诗人反映了名利的虚幻与知音的珍贵,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全诗通过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知音的珍视,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在于对得失的淡然。
诗中提到的“浮生”指的是什么?
“知音者少路难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清闲信是终身福”表达了什么观点?
对比陈著与杜甫的作品,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陈著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杜甫多表现对现实的忧虑与关怀,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以上是对陈著《梦中得诗二句王景云闻之拟成八句来因次韵》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