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

时间: 2025-05-02 20:25:24

诗句

世事滔滔趁夕晖,仰天咄咄付非非。

乾坤谁解中撑拄,江海方听此指挥。

风舞南人新万户,灰颺西岭旧三归。

只应天竺孤峰在,一自飞来不更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5:24

原文展示:

世事滔滔趁夕晖,仰天咄咄付非非。
乾坤谁解中撑拄,江海方听此指挥。
风舞南人新万户,灰颺西岭旧三归。
只应天竺孤峰在,一自飞来不更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世事如潮水般不断涌来,作者在夕阳的余晖中仰望天空,感慨世间的纷扰与不平。谁能理解我在这天地之间的支撑与挣扎?江海也只能听从我的指引。南方的人们随着风舞动,新的万户新居正在崛起,而西岭的灰烬却依旧回归于昔日的故乡。唯有那孤零零的天竺山峰,似乎在空中飞来,又不再飞去。

注释:

  • 咄咄: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逼人。
  • 非非:指的是纷扰的事情。
  • 撑拄:形容支撑和支持,表示作者在生活中的无奈与坚持。
  • 方听:指的是江海能够听到的声音。
  • 万户:指的是万家新居,象征着繁荣与生机。
  • 灰颺:指的是灰烬飘扬,暗示着旧事物的消逝与归宿。
  • 天竺:指印度,象征着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他的作品常具有哲理性,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受到世事的无常与复杂,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独特的个人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篇“世事滔滔趁夕晖”便直接引入了时代的洪流,夕阳的意象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更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作者仰天而叹,表现出一种无奈与不平。接着“乾坤谁解中撑拄”,诗人感受到自己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如同孤舟,难以得到理解与支持。江海作为自然的象征,虽广阔却也无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指挥。接下来的“风舞南人新万户”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南方的新居象征着繁荣与希望,但与之对比的“灰颺西岭旧三归”却让人感受到故乡的旧影与思念。最后一句“只应天竺孤峰在”,将心中的寄托与向往寄于高远的天竺山峰,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事滔滔趁夕晖:世间的事情如潮水般滚滚而来,趁着晚霞的余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2. 仰天咄咄付非非:仰望天空,感叹纷繁复杂的世事,表明对世俗的不满与困惑。
  3. 乾坤谁解中撑拄:天地间,谁能理解我在这其中的支撑与挣扎,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4. 江海方听此指挥:江海虽大,却只能听从我的指挥,暗示诗人对命运的掌控感。
  5. 风舞南人新万户:南方的人们如同在风中舞动,新居不断涌现,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6. 灰颺西岭旧三归:西岭的灰烬飘扬,暗示着旧事物的归宿与消逝,带有一种忧伤的情绪。
  7. 只应天竺孤峰在:唯有那孤独的天竺山峰依然屹立,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8. 一自飞来不更飞:它自天而降,再也不飞,表达了一种永恒的追求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江海”比喻命运的无常,以“夕晖”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将“江海”赋予听从的能力,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世事的感慨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在变幻无常的社会中,个体的孤独与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夕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2. 乾坤:代表宇宙与人生的广袤,表现出诗人的渺小与无力。
  3. 江海:象征命运的不可掌控与变化。
  4. 南人:代表新生与希望。
  5. 天竺孤峰:象征心灵的归宿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世事滔滔”中的“滔滔”指的是什么?

    • A. 平静
    • B. 风平浪静
    • C. 汹涌澎湃
    • D. 安详
  2. 诗中“江海”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命运
    • C. 爱情
    • D. 友谊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希望
    • C. 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D. 对大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写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偏向个人情感的抒发。
  • 《登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风格与陈著的作品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时局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桥上纳凉 上巳後一日,同子文、伯庄、永年步东园三首 南斋前梅花二首其一` 和王司法雨中惠诗二首 其一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 风雨 暑中待月小酌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宿月岩 过广济圩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含蓄 羪幕 包含窦的成语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桑门 鸾漂凤泊 干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不可揆度 三框儿的字 无适无莫 新安派 虎字头的字 峻宇彫墙 拖床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