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41:06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寻阳城泛舟彭蠡湖时的情景与心情。江面波动,风吹拂着船帆,船只驶入湖面如同进入了天空的镜子,直向彭湖东去。夕阳西下,细雨渐起,天上的云朵散开,远处的天空显得更加开阔。名山令人兴致盎然,赏景的乐趣无穷无尽。石镜挂着遥远的明月,香炉的烟雾已然消散,犹如彩虹般的美好景象。此时此景让我思念起远方的友人,抬头望去,心中与君同在。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清新脱俗著称,影响深远。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在那样一个时代,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李白的《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是一首表现友情与自然相结合的诗作。诗中,李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寻阳江的美丽,波动的水面、微风的吹拂、落日的余晖以及远方的名山,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自然景观。同时,通过“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的句子,诗人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的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李白内心的澎湃与对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使得诗的韵律和节奏感更为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再者,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既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他与自然、与友人心灵相通的象征。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描述江面波动,微风吹拂,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船帆扬起,犹如进入天空的镜子,向东驶向彭蠡湖。
落景转疏雨,睛云散远空。
夕阳落下,细雨渐起,天空变得开阔,显得更加清澈。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看到名山,心中生起愉悦之情,游览的乐趣无尽无休。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湖面如镜,映着遥远的明月;香炉的烟消散如彩虹般美丽。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在这样的美景之中,思念的情感愈加深厚,仰望天空与友人同在。
整首诗表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示了他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渴望。
李白的《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彭湖”指的是哪个地方?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中的“香炉”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