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34
雨滴庵上茅,风乱窗外竹。
繁声夜入耳,欲寐不得熟。
独怀归田客,石径滑马足。
连山暗秋雾,一灯何处宿。
在庵堂的茅草上雨滴落下,窗外的竹子在风中摇摆。喧闹的声音在夜晚传入耳中,使我难以入睡。独自怀念归田的客人,石头小路湿滑,马蹄难以行走。连绵的山峦笼罩在秋雾之中,只有一盏灯不知何处可以栖宿。
韩维,字景元,号澄江,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作品多反映了其隐逸生活的理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忆宁极》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中,正值秋夜,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归田生活的向往与对故友的思念。
《忆宁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首联“雨滴庵上茅,风乱窗外竹”通过声音和景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第二联“繁声夜入耳,欲寐不得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烦躁与思绪难以平静,显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独怀归田客,石径滑马足”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暗示了自己在归田路上的艰辛与困扰。最后一句“一灯何处宿”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迷茫与无助,灯光象征着温暖与归宿,但在这秋夜的雾气中却显得无处可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运用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对归属感和内心平静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自然景象,表露了诗人对归田生活的向往与对故友的思念,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
诗人通过何种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A. 雨滴
B. 风声
C. 竹影
D. 以上都是
“欲寐不得熟”中的“熟”字可理解为:
A. 熟悉
B. 熟睡
C. 熟食
D. 熟练
诗中“灯”象征什么?
A. 知识
B. 温暖与归宿
C. 友谊
D. 生命
对比韩维的《忆宁极》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韩维更侧重于对归田生活的渴望与孤独,王维则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