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时间: 2025-08-06 21:07:22

诗句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1:07:22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

原文展示: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白话文翻译:

洛阳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处在天地之间,嵩山高耸苍翠,北邙山则是红色的。
往日的风流才子早已消磨殆尽,唯有青山依旧,陪伴着我这个病老翁。


注释:

  • 洛邑:指洛阳,古代重要的城市,文化和政治中心。
  • 嵩高苍翠:嵩山高耸而青翠,形容山的巍峨和美丽。
  • 北邙:北邙山,是指洛阳附近的一座山,常与古代的埋葬文化相关。
  • 风流耆旧:指那些曾经风光的文人雅士。风流:指才华横溢的人。
  • 青山对病翁:青山与病老翁形成对比,暗示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

典故解析:

  • 洛阳:被誉为“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中心。
  •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高尚和崇高的精神。
  • 北邙山:历史上埋葬古代名人的地方,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与友人子由的书信往来中,反映了他对昔日风流人物的追忆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正值洛阳特有的气候变化,暴雨初晴,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感触。


诗歌鉴赏:

此诗以“洛邑”为起点,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开篇以“洛邑”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这个古老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紧接着提到的“嵩高苍翠”和“北邙红”,则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诗中通过“风流耆旧消磨尽”,表达了对往昔风华的感慨,似乎在说,尽管曾经的才子佳人已不复存在,但青山依旧如故,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人类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只有青山对病翁”,将老者的孤独与青山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带有淡淡的伤感。

这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邑从来天地中:洛阳作为古都,历来是文化与政治的中心,强调其重要地位。
  2. 嵩高苍翠北邙红:描绘了嵩山的高耸和北邙山的红色,展现自然美景。
  3. 风流耆旧消磨尽:昔日风华已逝,感叹人事无常。
  4. 只有青山对病翁:青山依旧陪伴着这位老者,象征着生命的孤独与自然的永恒。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青山比作永恒的陪伴,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 象征:青山象征着不变的自然和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永恒与不变,代表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持续。
  • 病翁:代表经历了岁月洗礼的人,象征着人类的脆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嵩高苍翠”指的是哪个山? A. 华山
    B. 嵩山
    C. 泰山
    D. 衡山

  2. 填空题:该诗的作者是__

  3. 判断题:诗中“风流耆旧消磨尽”表达了对往昔风华的怀念。 (对/错)


参考资料:

  • 苏轼《东坡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答案:

  1. B
  2. 苏轼

相关查询

湖塘夜归 喜雨 雨夜读书 园中作 夜宴 寄题胡基仲故居 芋庵宗慧禅师真赞 邻曲相过 忠州醉归舟中作 六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季春 膏开头的成语 目笑 麋聚 骆驿不絶 包字头的字 十世宥之 喷薄欲出 卖弄国恩 璇霄丹台 鸾姿 韭字旁的字 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盲风怪云 竖心旁的字 状结尾的成语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