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15:11
原文展示:
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
廖行之 〔宋代〕
追欢那复少年时,老骥如今亦受羁。
白发惊人风落帽,黄花伴我岁寒枝。
谁能寻胜过元亮,自叹知音失子期。
点检胸中犹礧磈,强倾濁酒自哦诗。
白话文翻译:
追寻欢乐已不再是少年时代,如今老马也被束缚。
白发在风中飘落,帽子被吹落,黄花与我相伴在岁寒的枝头。
谁能找到胜过元亮的隐士,我自叹失去了知音子期。
心中仍有不平之气,勉强倾倒浊酒,自己吟诗。
注释:
- 老骥:比喻年老而有志之人。
- 风落帽:形容风大,帽子被吹落,也暗喻年老。
- 黄花:指菊花,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元亮:指东晋隐士陶渊明,字元亮。
- 子期:指春秋时期的音乐家钟子期,与伯牙为知音。
- 礧磈:不平的样子,比喻心中的不平之气。
诗词背景:
廖行之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重九),诗人怀念长兄,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少年时代的欢乐与现今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老骥如今亦受羁”一句,用老马来比喻自己,形象地描绘了年老受困的境遇。“白发惊人风落帽,黄花伴我岁寒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无情和人生孤独的感慨。最后两句“谁能寻胜过元亮,自叹知音失子期”,诗人以陶渊明和钟子期为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失去知音的哀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追欢那复少年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
- 次句“老骥如今亦受羁”,用老马来比喻自己,形象地描绘了年老受困的境遇。
- 第三句“白发惊人风落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无情和人生孤独的感慨。
- 第四句“黄花伴我岁寒枝”,以菊花为伴,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第五句“谁能寻胜过元亮”,以陶渊明为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第六句“自叹知音失子期”,表达了对失去知音的哀叹。
- 最后两句“点检胸中犹礧磈,强倾濁酒自哦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老骥:比喻年老而有志之人,形象地描绘了年老受困的境遇。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
- 黄花:指菊花,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元亮:指东晋隐士陶渊明,字元亮,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子期:指春秋时期的音乐家钟子期,与伯牙为知音,表达了对失去知音的哀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骥如今亦受羁”中的“老骥”比喻什么?
A. 年老而有志之人
B. 年轻的马
C. 自由的马
D. 受伤的马
- 诗中“黄花伴我岁寒枝”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A. 黄色的花
B. 菊花
C. 黄色的叶子
D. 黄色的果实
- 诗中“谁能寻胜过元亮”中的“元亮”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及时行乐的倡导。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廖行之的《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是研究陶渊明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