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3:09
长笑痴儿恋戏衫,拖泥带水漫卑凡。何如一动君王听,不入徒劳簿尉衔。细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终古镇岩岩。可怜司马身华宠,晚作谀书拟奏函。
常常嘲笑那些痴迷于游戏的孩子,他们拖泥带水,行为卑微平凡。为何不设法让君王听到你的声音,而不是徒劳地担任低级官职。细小的水流在沟渠中空自流淌,而泰山始终屹立不倒,稳固如岩石。可怜那些身居高位却最终沦为谄媚之徒的人,晚年只能撰写谄媚的奏章。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字仲美,号梅溪,江西吉水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其清廉正直和文学才华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廖行之在与他的四十五叔庆谦子讨论仕途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低级趣味、不求上进的人的嘲讽,以及对那些虽身居高位却失去原则、沦为谄媚之徒的人的同情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痴儿”和“司马”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以“痴儿”为喻,讽刺那些沉迷于低级趣味、不求上进的人,他们的行为“拖泥带水”,显得卑微平凡。接着,作者提出“何如一动君王听”,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得到君王赏识、有所作为的人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细水”和“泰山”的对比,强调了稳固和不可动摇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对那些身居高位却失去原则、沦为谄媚之徒的人表示同情和批判,暗示了仕途的险恶和人生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痴儿”和“司马”两种人生态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强调了稳固和不可动摇的重要性,批判了那些沉迷于低级趣味、不求上进以及身居高位却失去原则的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痴儿”指的是什么? A. 沉迷于游戏的孩子 B. 身居高位的人 C. 不求上进的人 D. 谄媚之徒
诗中的“泰山”象征什么? A. 稳固和不可动摇 B. 细小的水流 C. 低级官职 D. 谄媚的行为
诗中的“谀书”指的是什么? A. 谄媚的文书 B. 稳固的泰山 C. 幼稚可笑的行为 D. 没有实际作用的事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