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7-30 20:42:48

诗句

休论青琐与黄扉,祇有西湖不受欺。

每向冰霜见全操,笑渠长夏受蒸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42:48

原文展示:

休论青琐与黄扉,祇有西湖不受欺。每向冰霜见全操,笑渠长夏受蒸炊。

白话文翻译:

别提那些宫廷的琐事和权贵的门扉,只有西湖的美景不会被欺骗。每当面对冰霜时,我都能看到它完整的操守,嘲笑那些在长夏中忍受蒸煮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琐:指宫门上刻的青色连环花纹,代指宫廷。
  • 黄扉:指宰相办公的地方,代指权贵。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这里象征着自然美景。
  • 全操:完整的操守,指坚定的品质。
  • 笑渠:嘲笑他们。
  • 长夏:漫长的夏天。
  • 蒸炊:比喻炎热难耐。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字幼舆,号省斋,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欣赏西湖美景时,对自然与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廖行之在游览西湖时所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休论青琐与黄扉”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宫廷琐事和权贵门扉的厌弃,而“祇有西湖不受欺”则强调了西湖的自然之美是真实可靠的。后两句通过对冰霜和长夏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西湖的坚定品质和诗人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论青琐与黄扉”: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宫廷琐事和权贵门扉的厌弃,认为这些世俗之事不值得讨论。
  • “祇有西湖不受欺”:强调了西湖的自然之美是真实可靠的,不会受到世俗的欺骗。
  • “每向冰霜见全操”:通过对冰霜的描写,展现了西湖在严寒中依然保持完整的操守,象征着坚定的品质。
  • “笑渠长夏受蒸炊”:通过对长夏的描写,嘲笑那些在炎热中忍受煎熬的人,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冰霜和长夏的对比,突出了西湖的坚定品质和诗人的超然态度。
  • 象征:西湖被象征为自然之美的代表,不受世俗的干扰。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真实可靠和坚定品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琐、黄扉:象征宫廷和权贵,代表世俗纷扰。
  • 西湖:象征自然之美,代表真实可靠和坚定品质。
  • 冰霜:象征严寒,代表坚定品质。
  • 长夏:象征炎热,代表世俗的煎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琐”和“黄扉”分别象征什么? A. 宫廷和权贵 B. 自然和人工 C. 春天和夏天 D. 冰霜和长夏

  2. 诗中“西湖不受欺”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西湖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B. 西湖的美景是真实可靠的 C. 西湖不会受到人为破坏 D. 西湖不会受到时间的影响

  3. 诗中“每向冰霜见全操”中的“全操”指的是什么? A. 完整的景色 B. 坚定的品质 C. 完整的结构 D. 完整的形态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赞美西湖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 杨万里《小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廖行之的这首诗都赞美了西湖美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而廖行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西湖志》:详细介绍了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对西湖的描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范蠡城 泰伯墓 陆子泉 寄天台道友 游灵溪观 灵溪老松歌 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 题牡丹 僧房听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否极生泰 田字旁的字 追锋车 走之旁的字 包含卫的词语有哪些 划粥割齑 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年近岁除 弓字旁的字 变风易俗 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帚豲 包含冥的词语有哪些 呼昼作夜 童子痨 包含展的成语 畛崖 立字旁的字 曙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