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7:54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
初闻携一束,俄见赋三都。
皆谓终童隽,安知董相迂。
秃翁老无力,爱助尚区区。
在上个世纪,我们曾经有过良好的交往,您曾托付我照顾孤儿。当初听说您带来一束花,没多久就看到您为三都赋诗。大家都说您是个聪明的少年,怎能知道董相(董仲舒)如此迂腐。那位秃头的老翁如今年迈无力,仍然乐于助人,心意依旧。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影响深远。诗中提到董相,暗指对学术的追求与个人的局限。通过他与秃翁的对比,表达对年长者仍然抱有理想的赞美。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白洲,南宋时期诗人,以豪放、清新见称。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回忆昔日交情与对方的才华,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旧时光的追思。
《挽方粹景楫二首》是一首表达怀念的诗,诗中以“通好”开篇,展现了诗人与朋友过往的深厚情谊。诗人在描述友人初次相见时的兴奋与期待,暗示着对友人才能的认可与赞美。“皆谓终童隽”一句,既是对友人聪慧的肯定,也透出对时代变迁的感叹。接下来的“秃翁老无力”,则通过对比,展现出年长者的坚持与不屈精神,尽管他们已经衰老,但仍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充满了温情与人性光辉。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对社会人情冷暖的思考,富有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怀念为主题,探讨了友谊、才华与人性,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冷暖。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秃翁”指的是谁?
A. 年长者
B. 年轻人
C. 诗人自己
诗中提到的“董相”是谁的代指?
A. 董仲舒
B. 董其昌
C. 董卓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与怀念
B. 爱情与失落
C. 家国情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而刘克庄的诗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时代变化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