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罗湖八首》

时间: 2025-04-27 05:44:06

诗句

五更海底涌金轮,咫尺蓬莱不远人。

欲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尚随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44:06

原文展示:

五更海底涌金轮,咫尺蓬莱不远人。
欲和苏诗临绝顶,可怜汉节尚随身。

白话文翻译:

在五更时分,海底涌起金色的轮子,距离蓬莱仙境不过咫尺。
我想要与苏轼的诗作齐名,然而可悲的是我身上依然挂着汉朝的节操。

注释:

  • 五更:古代对夜间时辰的称呼,指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
  • 海底涌金轮:形容海面波动如金轮般涌动的景象,寓意壮阔。
  • 咫尺蓬莱: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咫尺意指非常接近,表示理想境界触手可及。
  • 苏诗:指苏轼的诗。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
  • 汉节:汉节指的是汉朝的节操与道德观念,表达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明,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擅长写景抒情,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罗湖八首》是刘克庄游览罗湖时的创作,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开篇以“海底涌金轮”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景象,展现出夜海的神秘与壮阔。紧接着“咫尺蓬莱”的描写,既表达了理想的可近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渴望达到某种境界的迫切。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尽管他渴望与苏轼的诗作相提并论,但身上仍然背负着汉朝的节操,这种矛盾与无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诗中透着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和感慨,反映出作者的自我认知与对人生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更海底涌金轮:描绘了黎明时分,海面如金轮般波动的美丽场景,展现出自然的壮美。
  • 咫尺蓬莱不远人:表达了理想世界似乎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的复杂心情。
  • 欲和苏诗临绝顶: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苏轼的诗作齐名的强烈愿望,渴望达到文学的高峰。
  • 可怜汉节尚随身:感慨自己仍然受到古代道德观念的束缚,无法完全追求理想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轮”比喻波动的海面,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夸张:通过“咫尺”的表达,渲染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的无奈与自我反思,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轮: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蓬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境界。
  • 汉节:象征着传统的道德观念与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更”指的是哪个时段?

    • A. 晚上八点到十点
    • B. 凌晨三点到五点
    • C. 中午十二点到两点
    • D. 下午四点到六点
  2. 诗中提到的“蓬莱”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传说中的仙境
    • C. 一座山
    • D. 一种饮料
  3. 诗人希望与谁的诗作齐名?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苏轼
    • D.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与苏轼的作品,刘克庄的诗多了一份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而苏轼的诗则表现出更多的洒脱与豪放。刘克庄以细腻的意象描绘内心的矛盾,而苏轼则以豪放的气度展现其对生活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刘克庄诗文集》
  • 《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辛未 金缕曲 伯俊以此调见怀,次韵奉答 补录 金缕曲 丙寅夏雪溪若陶有申江之行,余与剑公白英璧轩咏雩君实天醒饯于定香水榭,临别惘然,为填此解 金缕曲·江队长招宴 金缕曲 花近楼席上闻红豆馆主弹词 金缕曲 其二 金缕曲 其一 答吴遇春见赠 金缕曲 其二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正色危言 抱不平 扃锁 稳操左券 包含谦的词语有哪些 须遂 东奔西撞 砦嗸 三框儿的字 包含唯的成语 萍水相遇 石字旁的字 包含乙的词语有哪些 理色 时移物换 歺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