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1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18:40
独觉
觉来窗牖空,寥落雨声晓。
良游怨迟暮,末事惊纷扰。
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醒来时看到窗外的空旷,听到清晨细雨的声响。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流逝感到怨恨,生活中的琐事让人烦恼不已。于是他问自己,古人关于治世的心思,难道不能完全理解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古人难尽了”意指古代的智者对于治国理政的思考并不容易被完全理解,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智慧的敬畏与思考。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柳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及政治家。他与王勃、杜甫并称,主张“文以载道”,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作品多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诗人身处异乡,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诗中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人世纷扰的无奈。
《独觉》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透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觉来窗牖空”引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景象,窗外的空旷与细雨声构成了一个孤独的氛围。这样的意境与诗人内心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他在悠然自得的外表下,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思索与忧虑。
“良游怨迟暮”一句,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感交织在一起,突显出一种对生活的惋惜。他对琐事的烦扰感到无奈,正如“末事惊纷扰”所传达的,生活的琐碎常常让人心烦意乱,难以专注于更高层次的思考。
最后一句“为问经世心,古人难尽了”则引导出诗的深层主题:对治理国家智慧的追问。这种对古人智慧的探讨,既是自我反省,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诗人在思考中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体现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深邃,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柳宗元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厚底蕴和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古人治世智慧的敬畏与探讨,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自我反省与哲学思考的深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觉”指的是:
A. 感觉
B. 醒来
C. 觉悟
“良游怨迟暮”中的“良游”指的是:
A. 旅行
B. 美好时光
C. 休闲
诗人对古人智慧的态度是:
A. 轻视
B. 敬畏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两者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王维更加注重自然的和谐美,而柳宗元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古人智慧的追问。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