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6:30
贺小补大兄得孙
作者: 安魁 〔清代〕
曾从帐底试啼声,
快慰翁心物自英。
准卜兴宗绵世泽,
欣符瑞梦锡佳名。
香生阁下兰芽茁,
秀挺阶前玉树荣。
他日炽昌绳祖武,
贤科发隽绍勋卿。
这首诗表达了对小补大兄孙儿出生的祝贺。诗人从帐底听到婴儿的啼哭声,这声响令人感到快慰,仿佛预示着这个孩子的非凡与未来的成就。诗人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兴旺发达,延续家族的荣光,带来绵延的福泽。诗中提到的“香生阁下兰芽茁”和“秀挺阶前玉树荣”意指这位新生儿的优秀品质,犹如兰花般清香,玉树般挺拔。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希望这个孩子能够继承祖辈的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
作者介绍:安魁,清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家庭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家族中喜得孙子的庆贺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族延续和后代成就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家族对新生儿的期待和祝福。诗中的“试啼声”不仅是对婴儿出生的直接描绘,更象征着新生命的到来带来的希望与欢愉。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兰芽”和“玉树”,来传达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美感,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对教育、品德和成就的重视。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暖而喜悦,既有对新生命的庆祝,也体现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人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表现出对后代的殷切希望,寄托了对家族兴旺发达的期待。这种情感在古诗词中常见,显示了传统文化中对家族和传承的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新生儿的祝贺,寄托了对家族延续、后代成就的美好期许,表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家族和个人发展的重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品质和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试啼声”象征什么?
诗中“兰芽”和“玉树”分别象征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写兄弟情深,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牵挂;而安魁的《贺小补大兄得孙》则是庆贺新生命的到来,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两首诗都反映了家庭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重,后者则充满欢愉。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和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