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4:23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双鸾衾裯悔展。夜又永枕孤人远。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关河边,满心愁绪的情感。随着秋天渐渐向晚,雁阵南飞,行人不禁流下泪水。夜里,孤独的床上,双人被褥却显得无比悔恨,夜晚漫长而孤寂。梦未能成真,耳边却传来梅花的幽怨笛声。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在诗歌、散文和词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提倡“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与道德责任。
《清商怨》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个人的孤独、哀愁与对故乡的思念。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深刻共鸣。
《清商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离别与孤独的感受。诗的开头“关河愁思望处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关河场景,充满了愁苦的情绪。接下来的“渐素秋向晚”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推移,也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凄凉。雁阵的南飞,成为行人思乡的触动,泪眼相随,流露出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夜又永枕孤人远”一句,暗示着夜的漫长与孤独,使人倍感失落。而“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则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未能实现的归乡梦与对离愁的无奈。整首诗在抒情中渗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在离别与孤独中共同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离别的哀伤以及对孤独的深切感受。通过秋季的意象与人情的交织,展现了人们在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孤独与惆怅。
诗中“关河愁思望处满”中的“关河”指的是什么?
“双鸾衾裯悔展”中的“双鸾”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
欧阳修的《清商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但前者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以女性的细腻情感为主,更加个人化,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感慨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