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6:25
《玉楼春》 作者:欧阳修 〔宋代〕
江南三月春光老。
月落禽啼天未晓。
露和啼血染花红,
恨过千家烟树杪。
云垂玉枕屏山小。
梦欲成时惊觉了。
人心应不似伊心,
若解思归归合早。
在江南,三月的春光已显得苍老。
月亮落下时,鸟儿啼叫,天边尚未破晓。
露水和着啼哭的血迹染红了花朵,
这份怨恨超过了千家万户的烟树。
云彩低垂,玉枕显得山小。
梦快要实现之时却惊醒了。
人心应该不像她的心,
如果能够理解思归,早就能团聚。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诗词闻名,尤其擅长词,创作了大量传世佳作。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风格清新自然。
《玉楼春》创作于欧阳修的中年时期,正值其政治生涯和文学生涯的高峰。此时的他经历了多次政治起伏,心境愈加成熟,感情愈发细腻。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依恋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
《玉楼春》是一首抒情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用“春光老”来形容江南的春天,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接着通过“月落禽啼天未晓”,描绘出黎明前的宁静与孤寂,鸟啼声中透出了一丝悲伤,恰如心中无法言说的情感。诗中“露和啼血染花红”,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思念,使得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随着诗意的发展,“云垂玉枕屏山小”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暗示梦的破灭与对理想的追求。结尾两句“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渴望,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差异与对团聚的期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欧阳修作品中常见的怀旧与感伤的主题。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归属的主题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与团聚的渴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欧阳修的《玉楼春》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爱情的思念
C. 对历史的反思
D. 对自然的观察
“人心应不似伊心”的意思是什么?
A. 人心与人心相同
B. 人心与她的心不同
C. 人心与自然相同
D. 人心与梦想相同
诗中提到的“月落禽啼”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愤怒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