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8:46
转应曲
姚广孝 〔明代〕
斜日,斜日,门外马蹄声疾。
林栖鸟尽飞还,霞彩红衔远山。
山远,山远,莫怪行人归晚。
全诗翻译:
斜斜的夕阳照在门外,马蹄声急促而来。
森林里鸟儿飞尽又归来,霞光映红了远山的轮廓。
山远,山远,别怪行人归来的时间晚了。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了人归晚的情境,蕴含着对归途的思考。
姚广孝(1358年-1439年),字景升,号振云,明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和道士。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尤其擅长表达游离于世俗之外的洒脱情怀。
《转应曲》创作于姚广孝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乡情怀的思考。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姚广孝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归家的渴望。
《转应曲》是一首描写归途情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思考与情感。开头的“斜日,斜日”,通过重复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门外的马蹄声急促而来,象征着外在世界的喧嚣与急促,与诗人内心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林栖鸟尽飞还”,则描绘出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鸟儿在夕阳下飞翔,暗示着归家的自然归宿。霞光映红远山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温暖与希望。最后一句“山远,山远,莫怪行人归晚”,则是对归途的反思,强调了远途归家的不易和对时间的宽容。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归家的深情思考,表达了归属感与时间流逝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归家的思考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中“斜日”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日光?
a) 正午
b) 夕阳
c) 清晨
“门外马蹄声疾”中的“疾”是什么意思?
a) 缓慢
b) 急速
c) 平常
诗中提到的“山远”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
b) 归属感
c) 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