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5:57
原文展示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人人都难逃一死,以追求义理而死的却是极为罕见。
可惜燕国的太子,却让田光心生怀疑。
伏剑自杀已经成了事实,让我感动得泪水湿透了衣襟。
注释
- 徇义:为了追求正义而死。
- 良:美好,善良的意思。
- 奈何:表示无奈,感叹。
- 燕太子:指燕国的王子,历史上燕昭王的太子。
- 田生:田光,历史人物,因“伏剑”而闻名。
- 伏剑:指田光为了追求义而自杀,象征着忠贞与义气。
- 涕沾衣:泪水湿透衣裳,表示悲伤和感动。
典故解析
- 田光:田光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以义气闻名。他因燕国太子的疑虑而感到悲伤,最终选择了自杀,表现出对忠诚与正义的追求。
- 燕太子:燕昭王的太子,因权势和名利的纠葛,让田光感到迷茫和无奈,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性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年-702年),字伯玉,号少游,唐代诗人,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见长。他的诗风雄浑,充满了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常常探讨生死与义理。
创作背景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五》写于唐代,是陈子昂在感悟历史与人生的基础上,表达对忠义的追求和对悲剧命运的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全诗以“自古皆有死”开头,直接引入了生与死的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到“徇义良独稀”,指出在历史上,愿意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的人是极其罕见的,这种情怀在当时的社会更显得珍贵而难能可贵。接下来提到“奈何燕太子”,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无奈和政治的复杂,田光的忠诚却被怀疑,令人感到痛心。最后的“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出诗人对田光忠诚的深切感动,泪水浸透了衣襟,强化了情感的深度。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感叹,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气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古皆有死:表明生死是人类的共同命运。
- 徇义良独稀:强调愿意为义而死的人非常稀少,突显出忠义的珍贵。
- 奈何燕太子:对燕国太子的无奈与惋惜,暗示权力与怀疑的纠葛。
- 尚使田生疑:说明田光的忠诚甚至被太子怀疑,令人痛心。
- 伏剑诚已矣:田光为了义气选择自杀,已然成为了一个悲剧。
- 感我涕沾衣:表达出诗人对田光命运的感动,情感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自古皆有死”和“徇义良独稀”形成排比,进一步强调主题。
- 隐喻:用“伏剑”象征忠诚与牺牲,凝练而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忠诚与牺牲的主题,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田光的感慨与敬仰,传达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性复杂的深思,反映了作者对生死、忠义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死:象征生命的终结,体现无常。
- 义:代表忠诚与正义,历史上稀缺的品质。
- 剑:象征决绝,暗示忠诚与牺牲的悲壮。
- 泪水:表达悲伤与感动,体现人性的脆弱与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田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田光
B. 田丰
C. 田忌
D. 田庶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些内容?
A. 爱情
B. 友谊
C. 忠诚与牺牲
D. 自然
-
“徇义良独稀”中的“独”字的意思是?
A. 只有
B. 单独
C. 独特
D. 孤单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作品,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豪情。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体现对故乡的思念与生命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对比陈子昂的《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五》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追求,但陈子昂着重于忠义的主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享乐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思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子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