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2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6:10
彩树歌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嘉锦筵珍树兮,
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
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
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
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
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
厌桃李之缤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宴会,宴会上有珍贵的树木,交错着五彩斑斓的云彩。瑶台上微弱的月光映照,巫山的早晨云雾缭绕。青春如同无法重逢的梦,特别是蕙草的芬芳愈加浓郁。可是,芳香的情意又有谁来欣赏呢?我对这绝世的无闻感到怨恨。红色的花朵和碧绿的树叶静静地观望,清白的花朵和流逝的时光无不在等待着你。因此我思念昆仑山上的琪树,厌倦了桃花和李花的纷繁盛开。
作者介绍:陈子昂,字伯玉,号梦阮,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反映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以及对时局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时期。诗人在生存困境中,感到青春的流逝与理想的遥远,故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
《彩树歌》运用华丽的景象与深刻的情感进行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描绘出一个如梦似幻的宴会,五光十色的奇树与晨曦中的云雾交相辉映,展现出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诗中的“青春兮不可逢”句子,透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惋惜,仿佛在诉说时光的无情。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由美景转向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表达了对“芳意”的渴望与对“无闻”的怨恨。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既有外在的美丽景色,也有内心的深沉思考。
最后,诗人对昆仑之琪树的思念,象征着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却对世俗纷繁的桃李感到厌倦,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珍树”象征什么?
A. 平凡的事物
B. 美好理想
C. 生活的烦恼
“青春兮不可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珍惜
B. 对青春的惋惜
C. 对青春的无所谓
“厌桃李之缤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世俗繁华的喜爱
B. 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C. 对世俗繁华的无动于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