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18
原文展示: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其一 曹勋 〔宋代〕
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 日近尤为祟,雷轰尚弗知。 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 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
白话文翻译:
我已年近七十,耳聋似乎也是时候了。 太阳近了更是作怪,雷声轰鸣也听不见。 幸好有许多居士的病痛,依赖着那可爱的孩子。 如果能完全听不见,那就只吟诵赠给我的诗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见长。此诗是他在晚年耳疾加重时所作,反映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晚年耳疾加重时所作,通过自嘲和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耳聋这一老年常见问题的无奈和接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幽默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作者年老耳聋的状况,通过“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表达了耳聋似乎是老年不可避免的现象。诗中的“日近尤为祟,雷轰尚弗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耳聋的严重程度,即使雷声轰鸣也听不见,形象生动。后两句“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则展现了作者在耳聋的困境中依然依赖和感激身边的人,尤其是可爱的孩子。最后一句“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则是一种幽默的自嘲,表达了即使完全听不见,也只愿吟诵赠诗,保持心灵的宁静和愉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老年困境中的乐观和幽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老年耳聋的无奈和接受,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幽默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曹勋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老年耳聋的无奈和接受 B. 对年轻时代的怀念 C.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D.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中的“宁馨儿”指的是什么? A. 可爱的孩子 B. 美丽的风景 C. 珍贵的书籍 D. 高尚的朋友
诗中的“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表达了什么? A. 对耳聋的绝望 B. 对赠诗的感激 C. 对听力的渴望 D. 对生活的乐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