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流子·黄钟商芍药》

时间: 2025-04-29 01:00:56

诗句

金谷已空尘。

薰风祝攥舞低鸾翅,绛笼蜜炬,绿映龙盆。

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脉无言。

慵整堕鬟,怨时迟暮,可怜憔悴,啼雨黄昏。

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

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

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

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00:56

原文展示

金谷已空尘。薰风祝攥舞低鸾翅,绛笼蜜炬,绿映龙盆。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脉无言。慵整堕鬟,怨时迟暮,可怜憔悴,啼雨黄昏。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翦重云。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

白话文翻译

金谷已经空荡尘封。温柔的春风轻轻吹拂,舞动着低飞的鸾鸟翅膀,红色的笼子里点着蜜蜡灯,绿荫映照着龙形的盆器。纤细的女子在绣窗后苏醒,面对无言的石砌,懒散地整理着垂发,怨恨时光已是迟暮,令人心疼的是她那憔悴的模样,仿佛在黄昏的细雨中啼哭。轻舟划动,驶向花市,秋天的姑娘在浪花中荡漾,水花溅湿了她的裙子。二十四座桥的南北,香气四溢,分散在罗帷之间。心思碎片般剁成芳心,千缕思绪萦绕,赠予那幽静的白色素笺,偷偷剪下重重的云朵。最终,仍待凤池归去,催促着红色的诗句翻飞。

注释

  • 金谷:传说中的美丽之地,象征着繁华与富贵。
  • 薰风:温暖的春风,传递着柔和的气息。
  • 绛笼蜜炬:红色的笼子和点燃的蜜蜡灯,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窈窕:形容女子的姿态优美。
  • 慵整堕鬟:懒散地整理发饰,表现出女子的慵懒和无奈。
  • 啼雨黄昏:黄昏时分细雨中的哀伤,暗示时光流逝带来的惆怅。
  • 二十四桥:指的是扬州的二十四桥,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 凤池:象征美好归宿,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 1090-1150),字文英,号云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擅长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风流子·黄钟商芍药》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吴文英通过精致的词句,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哀伤。

诗歌鉴赏

《风流子·黄钟商芍药》是吴文英的一首经典作品,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凄美与柔情的场景。开篇“金谷已空尘”即传达出一种消逝的美感,金谷象征着繁华的过去,而“薰风祝攥舞低鸾翅”则引入了春天的温柔气息,形成鲜明对比。词中的女性形象通过“窈窕绣窗人睡起”表现出一种优雅又略显无奈的状态,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中多处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将人物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美丽与哀愁之间的挣扎,象征着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略带希望,最终的“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则寓意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谷已空尘:描绘了一个繁华已逝的景象,象征着过往的美好已经不在。
  2. 薰风祝攥舞低鸾翅:黄昏的春风轻柔而恬静,鸾鸟低飞,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3. 绛笼蜜炬,绿映龙盆:色彩鲜明的描写,红色的笼子与绿色的龙盆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
  4. 窈窕绣窗人睡起:女子的优雅被描绘得细腻动人,展现出一种梦幻的美感。
  5. 慵整堕鬟:懒散地整理发饰,流露出女子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怨恨。
  6. 啼雨黄昏:细雨中的哀愁,象征着女子内心的惆怅。
  7. 轻桡移花市:轻舟划动,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8. 终待凤池归去:期待再次归往美好的未来,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谷”比喻繁华的过去。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在“薰风祝攥舞”中使春风有了舞动的形象。
  • 对仗:词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如“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性形象的细腻描绘,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流转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金谷:象征繁华过往,寄托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2. 鸾翅:代表美丽与自由。
  3. 绣窗:女子的优雅与内心的宁静。
  4.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5. 凤池:希望与归宿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谷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过去
    • B. 现实的生活
    • C. 自然的景象
  2. “轻桡移花市”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船在花市上行驶
    • B. 花市的热闹
    • C. 秋天的静谧
  3.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忧伤与希望并存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
  • 苏轼《水调歌头》: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吴文英与李清照:两位词人在情感表达上均细腻动人,但李清照的词多表现出个人的悲欢离合,而吴文英则更倾向于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更为广阔的情感视野。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吴文英诗词全集》

赏析

  “风流子”,本唐教坊曲名。《挥尘录》:“周美成为溧水令,主簿之姬有色而慧,每出侑酒,美成为《风流子》以寄意。”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二句,五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金谷”两句。“金谷”,即金谷园,为晋石崇所筑,其址在河南洛阳西北,内多植有芍药。此言金谷园中虽然已是找不到芍药的踪迹,但芍药花早已经在民间普及开来了。所以每当初夏南风熏人之时,芍药花就会从春梦中苏醒一一含苞绽放。“国色”,本指牡丹,因为芍药花也与牡丹花相似,故兼称之。“半欹”四句,状花。此言芍药的花色有白有红,品种繁多,在其花盛开之时,简直可以引来凤凰至前展翅而舞,同庆吉祥。因为芍药、牡丹,同为花中之富贵者,而凤凰又是百鸟之王,所以词人联想到花、鸟双至共现的吉利彩头。又言芍药花红色的花瓣内能分泌出芬芳的蜜汁,绿叶扶疏衬映艳花,显得越发精神。它种植在绘有蟠龙图形的花盆里供人观赏,显得富贵而又大方。“窈窕”两句。此言美人儿在闺房中睡醒起来,踱到阶前,面对庭院中盛开的芍药花,也会被它的美丽惊呆而脉脉无言。“慵整”四句。言这位佳人自愧人不如花之娇艳,就索兴懒于梳妆打扮,任由睡后零乱的长发斜披一边,并且引动她进一步自伤:如果青春一旦过去,容颜将会更加憔悴。想着想着,不由得悲从心起,泪珠儿也像暮雨一样纷纷落下。上六句也含有以人拟花之意。上片多方设喻作譬,盛赞芍药花的美。     “轻桡”两句,闲补一笔绘出南宋时的一幅风俗画。“秋娘渡”,为渡口名,蒋捷《一剪梅》词:“秋娘渡与秦娘桥”句可证之。这里泛指所经过的渡口。此言卖花女子用小舟载着芍药花向花市驶去,途经渡口,与渡船相遇,激起来的浪花打湿了卖花女的罗裙。“二十四桥”两句。“二十四桥”,在扬州城中,而扬州在当时以盛产芍药著名于世。宋王观《扬州芍药谱》云:“扬之芍药甲天下。”并且当时的二十四桥周围遍种芍药,所以姜夔《扬州慢》词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即芍药,可作为明证。“罗”,可释为周围。此是词人从眼前之花想到它的盛产之地。此言词人想起扬州二十四桥的周围,一定仍是遍植芍药,如今也有香气充斥桥的两岸了。“念碎劈”四句。此言他想到眼前盛开的芍药花,它终有凋零散乱之日。在考虑再三之下,他偷偷地剪下美丽的重瓣芍药花,去赠给一位佳人。赠白芍药花用以勉励其如白芍药之玉洁冰心;重瓣者,喻己之相思重重也。“终将”两句。“凤池”,即凤凰池,旧时中书省的所在地。此喻为作官。然词人布衣一生,终无“凤池”之望也。此处是说:遥想今后当我功成名就之时,我就会衣锦荣归留居是地,那末就可以在芍药花旁吟咏自娱,直到花瓣纷落之时才罢休。下片由花及人,词人爱花之心历历可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方清孙参学 竹溪间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诗问讯 匡人一首 念奴娇(再和) 又二首 病中杂兴 其六 哭宋君辅 唐子西故居二首 杂咏一百首·庐江小吏妻 甲寅岁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项 厂字头的字 八字旁的字 摧折恶类 国将不国 毋字旁的字 送抱推襟 义无所辞 水字旁的字 秀外慧中 两情两愿 靣字旁的字 遗簪坠舄 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结尾的成语 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枉沐 纺织纤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