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14
登吴山驿楼晓望
作者: 黄佐 〔明代〕
楼外缁尘望不昏,
榣山高峙彩云屯。
潮声近欲兼溟渤,
树色遥应接蓟门。
桑柘影疏嗟亢旱,
芰荷衣薄藉朝暾。
凭高倚剑歌回首,
家在天南烟水村。
在楼外望去,灰尘并没有遮蔽视线,
榣山高耸,彩云在其上聚集。
潮声近在耳边,似乎与海洋相连,
远处的树影仿佛与蓟门相接。
桑树和柘树的影子稀疏,令人感叹干旱,
芰荷的衣衫轻薄,映衬着清晨的曙光。
我倚着高楼,手握宝剑,唱着歌回首,
我的家在南方的烟水村庄。
作者介绍:黄佐,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常以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其诗歌风格清新,富有画面感,善用意象。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诗人登楼远望之际,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色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明代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登吴山驿楼晓望》是黄佐的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古诗,诗中描绘了早晨的山水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楼外缁尘望不昏”,以宁静的视野引出诗人心中的思绪,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清晰感知。接着“榣山高峙彩云屯”,通过描绘高山与彩云的壮丽景色,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诗人心中的豪情。
“潮声近欲兼溟渤”则通过海潮的声音,进一步拉近与大自然的联系,增强了诗的音韵美。最后两句“凭高倚剑歌回首,家在天南烟水村”则是全诗的情感核心,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楼,却心系故乡,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情与思念。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与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豪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潮声近欲兼溟渤”表达了什么意象?
a) 乡村的宁静
b) 海洋的浩瀚
c) 山的高耸
“家在天南烟水村”中“烟水”指的是什么?
a) 乡村的清晨
b) 朦胧的故乡景象
c) 城市的喧嚣
本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自然
b) 家乡
c)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