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台阳八景》

时间: 2025-07-27 03:47:18

诗句

圆锐孤悬蜃窟中,漫漫堆玉耸穹窿。

谁知暖日炎荒地,也与匡庐景色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47:18

原文展示:

圆锐孤悬蜃窟中,漫漫堆玉耸穹窿。
谁知暖日炎荒地,也与匡庐景色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立的景象:在蜃气楼中,圆形的山峰孤独地悬挂着,像是堆积的玉石一样高耸入云。谁能想到,在这温暖的阳光照耀下,荒凉的土地也会与匡庐的美景相映成趣呢?

注释:

  • 圆锐:指山峰的形状,圆润而尖锐。
  • 蜃窟:指蜃气楼,是海市蜃楼的一种,形态虚幻,常用来比喻美丽而又遥不可及的景象。
  • 漫漫:形容广大无边,延绵不绝。
  • 堆玉:比喻山峰如玉石般堆积。
  • 穹窿:指天空或天穹。
  • 匡庐:指匡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著称。

典故解析:

  • 蜃气楼:古代传说中的蜃,能够制造出幻影,常用于形容美丽而虚幻的景象。
  • 匡庐:历史上著名的山脉,常被文人墨客所赞颂,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余延良(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受到喜爱。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中期,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探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台阳八景》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诗中展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圆锐孤悬”的描写,突出了山峰的巍峨与孤独,给人以一种宏伟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中提到的“漫漫堆玉”则巧妙地将山峰与玉石相提并论,暗示了自然的珍贵和美丽。

此外,诗人将“暖日炎荒地”与“匡庐景色”相对比,展现出即使在看似荒凉的环境中,也能发现自然的和谐美。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暗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美。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令人深思。诗中的景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圆锐孤悬蜃窟中:描绘一座形状圆润而尖锐的山峰,孤独地悬挂在蜃气楼之中,给人一种虚幻却又真实的感觉。
  2. 漫漫堆玉耸穹窿:形容这座山峰像是由无数玉石堆积而成,巍峨耸立,直入云霄,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3. 谁知暖日炎荒地:引入一个反思,谁会想到在阳光照耀下的荒地,竟然也隐藏着一种美。
  4. 也与匡庐景色同:指出即使在荒凉的环境中,也能与著名的匡庐山景色相媲美,暗示美在于发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玉石,增强了其美感。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孤悬”、“堆玉”等词汇,夸大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突出诗人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发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美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哲理,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发现美的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蜃窟:象征着虚幻与美丽的理想。
  • 堆玉:象征着自然的珍贵。
  • 荒地:代表着看似贫瘠却潜藏美丽的环境。
  • 匡庐:象征着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圆锐孤悬”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一座山峰
    • B. 一棵树
    • C. 一条河流
  2. “漫漫堆玉耸穹窿”中“堆玉”比喻了什么?

    • A. 珍珠
    • B. 自然的壮丽
    • C. 荒凉的土地
  3. 诗中提到的“匡庐”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座山
    • C. 一座城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余延良的《台阳八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余延良更强调了孤独与美的对比,而王维则注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为刘改之作五首 为刘改之作五首 为刘改之作五首 为刘改之作五首 为刘改之作五首 酴醾 题雪巢 题仙居相湖 题仙居道中 题苍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春色满园 忠不可兼 扫难 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涛濑 舟字旁的字 嗜痂成癖 各有所爱 麦字旁的字 师心自是 危急存亡 十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撇抗 包含鸟的词语有哪些 即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