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6:47
回首千山路,消愁见此河。
滥觞立鹭渚,映阁浴凫波。
有客乘槎过,何人鼓枻歌。
蛮音不须解,以臆宣天和。
回头望去,千山的路途遥远,而我在此河边消去心头的愁苦。
河流的源头在鹭鸟栖息的沙洲,映照着楼阁,水面上游弋着野鸭。
有位客人乘着木筏经过,不知是谁在岸边鼓掌歌唱。
那蛮夷的音调无需理解,因为我可以凭想象感受到天地的和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鹭渚”和“凫波”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湛若水,名湛,字若水,明代诗人,主要以写景抒情著称。他的诗歌融入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昌河之际,或许是在一次回乡途中,感受到山水之美与人生的愁苦,借景抒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通过回首千山的路,描绘了一幅自然的画卷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以“回首千山路”引入,既有对往日旅途的回忆,也暗示了身处的孤独与思索。接着“消愁见此河”将视线转向眼前的河流,意象的转换带来了情感的释放,河水象征着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滥觞立鹭渚,映阁浴凫波”,诗中展现了生动的自然画面,描绘了鹭鸟栖息的沙洲和楼阁倒影在河水中的景象,展现了和谐的自然之美,带来一种宁静的心境。“有客乘槎过,何人鼓枻歌”则引入了他人的身影,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诗人对这位客人及其歌声的好奇,表现出一种渴望交流和倾听的心情。
最后一句“蛮音不须解,以臆宣天和”,更是升华了全诗的意境,强调了音乐与自然的契合,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不需要文字的理解,心灵的感受便是最完美的交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滥觞”是指什么?
A. 河流的源头
B. 诗人的家乡
C. 岸边的树木
答案:A
诗中“蛮音不须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异域文化的厌恶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对语言的困惑
答案:B
“映阁浴凫波”中“浴”字的意思是?
A. 洗澡
B. 映照
C. 游玩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