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0:11
袖里南华与舅论,
翻从玉润爱冰神。
晚菘早韭山中味,
慎莫夸他肉食人。
我在袖中与舅舅讨论南华经,
不由得想起那润泽如玉的冰清神韵。
晚秋的菘菜与早春的韭菜,
山中自有其独特的风味,
切勿夸耀那些吃肉的人。
《南华经》是老子的经典,道教文化的象征。“玉润”与“冰神”则分别代表着温润与清冷的理想人格特质。此外,提到的“菘”和“韭”也具有丰收与新生的象征意义,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尊重。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崇尚道教,作品多涉及哲理与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世贞游南太学期间,与舅舅讨论道教经典,表达了他对道教思想的认同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道教经典的讨论,反映了诗人王世贞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开篇“袖里南华与舅论”,不仅表明了他与舅舅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他对道教文化的热爱。接着“翻从玉润爱冰神”,则用“玉”和“冰”两种意象,展示出一种温润与清冷的美,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晚菘早韭”与“肉食人”,强调了自然饮食的真实与健康,反对过于奢华的生活方式。这种对食物与自然的重新审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节奏明快,意象鲜明,展现了王世贞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崇敬和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提倡一种简约而不失高雅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经典是哪一部?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理想的人格特质?
诗中提到的“肉食人”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世贞与李白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有所相似,李白更偏向豪放与奔放,王世贞则显得内敛与哲思。两者的诗风各具特色,但都表现出对道德与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