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02
夜游宫·竹窗听雨
作者:吴文英〔宋代〕
竹窗听雨,坐久隐几就睡,既觉,见水仙娟娟于灯影中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浑似萧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绀云欹,玉搔斜,酒初醒。
在竹窗前静静听雨,坐久了不知不觉睡去,醒来时看到窗外水仙花在灯影中轻轻摇曳,带来了溪水的雨声。窗内的花灯映照着冷清的景象,仿佛是萧湘江边系着孤舟。看见那幽幽的仙子,步伐轻盈如凌波舟行,月光下的影子更显得柔美。香气虽苦却迎着寒意,让人倍感清新。心中牵挂着梦中那广阔的海洋与千顷波涛。梦中醒来,心中又添了新的忧愁,往日的风景又浮现眼前。绀色的云朵倾斜,玉色的花枝斜挂,酒刚刚醒来,感觉恍惚。
吴文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大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善于用细腻的描写表现情感。
《夜游宫·竹窗听雨》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可能在竹窗旁独自听雨,因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柔情。
《夜游宫·竹窗听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思绪与情感。开篇便以“竹窗听雨”引入,营造出静谧而舒适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随着诗情的展开,窗外水仙花摇曳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清雅的美,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
“映窗里嚼花灯冷”一句,利用灯光和花影的对比,突显了夜晚的冷清与孤寂。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
接下来的“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则将情感引向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幽仙的出现,代表了诗人内心对理想和美的追求,而“月边影”则让这种追求更显得柔和而梦幻。
整首词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隐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最后几句则回归现实,表达了新愁旧景交织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雨和水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孤独与理想的思考。情感基调在宁静与忧愁之间徘徊,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中“竹窗听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宁静与放松
B. 忧伤与孤独
C. 喜悦与欢乐
“映窗里嚼花灯冷”中的“花灯”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热闹
B. 内心的孤寂
C. 对未来的希望
诗人通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过去的怀念
《如梦令》同样使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但更多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而《水调歌头》则通过广阔的视野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