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9:34
满江红
作者: 吴藻 〔清代〕
断褐沈坟,问谁辨宜官钜鹿。
搜剔到夕阳苍藓,秋风古木。
金石未磨彤管记,玻璃空艳温泉浴。
似曹娥黄绢遇中郎,摩挲熟。
一片石,韩陵续。
三尺土,燕支覆。
羡生花妙笔,双钩满幅。
前代名碑遗篆隶,后来词客挥珠玉。
属书星拓本好收藏,千回读。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破旧的衣衫下,沉没于坟墓之中,不知谁能解读那位官员在钜鹿的事迹。
随着夕阳的西下,苍翠的苔藓显得格外萧索,秋风吹拂着古老的树木。
金石未曾磨去的红色笔记,空旷的玻璃温泉依然艳丽。
就像曹娥在黄绢上遇见中郎,轻轻抚摸着那熟悉的情景。
一块石碑,连接着韩陵的历史;
三尺土,掩埋了燕支的遗迹。
我羡慕那些生花妙笔,轻松地勾勒出满幅的画面。
前代名碑留下的篆书和隶书,后来词人挥洒的珠玉之词。
我喜欢收藏那些星图和拓本,千回百读,乐在其中。
吴藻,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澄怀,生平较少记载,但以其诗词作品而知名。其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及对古典文化的珍视,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学复兴时期,吴藻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索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表现对古代名人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感怀与思索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流露,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文化的崇敬。首句“断褐沈坟,问谁辨宜官钜鹿”,直接引入了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探讨,似乎在追问历史的解读者和传承者。诗中所提及的曹娥,暗含对忠诚和情义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诗中多处使用了意象,如“金石未磨彤管记”,在对比中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而“羡生花妙笔,双钩满幅”则流露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向往与敬佩。同时,诗的最后几句提到对书籍的收藏,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这种对古代文化的回味与珍视,反映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迷惘与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与珍视,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情怀。
吴藻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曹娥”象征什么?
A. 忍耐
B. 忠诚与情义
C. 智慧
D. 美丽
诗中“羡生花妙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音乐
B. 文学艺术
C. 自然风光
D. 历史事件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吴藻的《满江红》更注重对历史与文化的探讨,而李白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皆表现了对文化的珍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