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1:10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
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
冷翠光浮。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
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
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
遇景且遨游。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
在东湖上洒脱自如,夜雨洗净了清秋的气息。
今天早晨,尘埃已散,远望千里,心中感慨悠然。
山色如蓝,深沉而鲜明,波光如青铜铸成,
冷冽的翠光在水面上浮动。蓑衣斗笠正是我所热爱的,
随意理一理我的钓鱼钩。
坐在这里的客人,凌驾于王羲之和谢安之上,更显风流。
举杯吟咏,豪放俊逸,谈笑间气吞山河。
花和月的美好连环相映,各处名园池畔,
遇到美景就尽情游玩。试问陶渊明,归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林淳,宋代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代,文风清新,擅长描写山水之美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此诗创作于温陵东湖之畔,正值秋季,作者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水调歌头 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是一首描绘自然美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林淳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东湖的秋夜景色,展现了湖面如镜的波光和远山如黛的深邃。开篇的“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即点明了诗歌的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如“山色揉蓝深染”与“波影青铜新铸”,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既表现了对自我生活的满足,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理念。结尾处提到的陶元亮,意在引发读者对归隐生活的思考,隐含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
描述东湖的夜雨,洗净了秋天的尘埃,渲染出一种洒脱的心境。
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清晨的天空明净,远方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感受到悠然的兴致。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
描绘山的颜色如深蓝,水波的影子如新铸的青铜,展现自然的色彩之美。
冷翠光浮。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
清冷的绿色光影在水面上浮动,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生活的向往。
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
诗人与朋友坐在一起,超越历史上的王羲之和谢安,更显风雅。
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举杯吟咏,豪气开怀,气吞山河的气势。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
描绘了花月的美好,以及名园池的景色。
遇景且遨游。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
遇到美景就尽情游玩,最后提及陶渊明,暗指对归隐生活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洒脱而又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秋天的晨曦
B. 东湖的夜雨
C. 渔夫的生活
“凌王谢”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王羲之与谢安
C. 李白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政治的不满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