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杭州》

时间: 2025-05-04 10:14:27

诗句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4:27

原文展示: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吟唱杭州的曲调,十里荷花和三秋桂香令人陶醉。谁能知道这些花木无情,竟也牵动了长江的万里愁绪。

注释:

  • 谁把杭州曲子讴:指的是谁在唱杭州的曲子,表达对杭州美景的赞美与怀念。
  • 荷花十里:形容荷花开得很美,延绵十里,展现了杭州的自然美。
  • 桂三秋:指的是秋天的桂花,寓意着秋天的景色与香气。
  • 卉木无情物:植物无情,指的是虽然自然景物美丽,但它们并没有感情。
  • 牵动长江万里愁:即使是无情的植物,也会引起诗人对长江的深深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杭州,正值荷花和桂花盛开之时,诗人借此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杭州的美景为背景,开篇通过“谁把杭州曲子讴”的提问,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仿佛在追寻那曲调的来源。接着,诗人描绘了十里荷花和三秋桂花的景象,展现出杭州的自然美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荷花和桂花作为杭州的代表性花卉,象征着美丽、芬芳和生命的短暂。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忧愁,强调了“卉木无情物”的哲理,暗示即使美丽的自然景色也无法抚慰内心的忧伤。长江作为诗中重要的意象,不仅是地理的象征,更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浩荡愁绪。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在美与愁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把杭州曲子讴”:开篇的疑问,展现了诗人对杭州的热爱和对歌曲的追寻。
    • “荷花十里桂三秋”:具体描绘了杭州的美丽景色,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
    • “那知卉木无情物”:转折,表达了自然的无情,营造了一种淡淡的伤感。
    • “牵动长江万里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长江的流淌与诗人的忧愁相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杭州的美景比作曲调,展现出杭州的音乐韵味。
    • 对仗:如“荷花十里,桂三秋”,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引发对人生、情感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内心的忧愁。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代表着理想与生命的美好瞬间。
  • 桂花:象征思念与乡愁,秋天的桂花香气勾起人们对故乡的回忆。
  • 长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承载着诗人的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花分别是什么?

    • a) 荷花和梅花
    • b) 荷花和桂花
    • c) 玫瑰和菊花
    • 答案:b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答案:b
  3. “卉木无情物”中的“卉木”指的是什么?

    • a) 花草树木
    • b) 动物
    • c) 人类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情感交织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对比谢驿的《杭州》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两首诗都描绘了水乡的美景,但谢驿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白居易则更加关注自然景色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与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题江寺禅和 自述 江上送韦彖先辈 溪岸秋思 赠袒肩和尚 题历山舜祠 登山寺 将归山逢友人 送人南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字旁的字 反正拨乱 宿地 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打鸡骂狗 呜呼噫嘻 母字旁的字 羞愧难当 盘结尾的成语 氤氲大使 三框儿的字 惹草沾风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仓皇无措 洛阳伽蓝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