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18
塞上曲三首(其一)
暮云黯澹压边楼,
雪满黄河冻不流。
野烧连山胡马绝,
何人月下唱凉州。
全诗翻译:
黄昏的云朵阴沉沉地压在边境的楼阁上,
黄河上积满了雪,冰封不流动。
野外的火烧得山连山,胡人骑马的踪迹已绝。
在月光下,又是谁在唱《凉州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凉州词》是王之涣的诗,描写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战士的凄凉心境,本诗提到“凉州”,引发对边塞生活的联想。
作者介绍:
谢榛(约 1580-1644),字景阳,号紫阳,明代诗人,生于浙江,工诗文,尤其以边塞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士兵的孤独心情,风格沉郁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末动荡时期,边境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与士兵苦难的关切。
《塞上曲三首》通过描绘壮阔的边塞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北国风光的深切感受。首句“暮云黯澹压边楼”描绘了黄昏时分,阴云压迫的边境楼阁,这种沉重的意象暗示了边疆的凄凉与忧虑。接下来的“雪满黄河冻不流”,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严寒与静默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冰封,生机全无。
“野烧连山胡马绝”描绘了野外的火灾对生灵的毁灭,同时“胡马”的绝迹也象征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消失,暗含对战乱的哀叹。最后一句“何人月下唱凉州”则以音乐的方式引入了人文情感,仿佛在问,在这孤寂的边塞中,还有谁在怀念那段往昔的繁华与热烈。
整首诗通过浓厚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伤,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边塞为背景,表达了战乱带来的孤独与无奈,揭示了自然与人情的冷酷,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暮云黯澹”中的“黯”字意思是?
A. 明亮
B. 阴暗
C. 温暖
D. 清新
“雪满黄河冻不流”所描述的自然景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机勃勃
B. 寂静与绝望
C. 热烈与欢快
D. 明朗与开朗
“何人月下唱凉州”中提到的“凉州”是指?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首诗
D. 一个地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同样描写边塞的诗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高远的视野与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而谢榛的《塞上曲》则更多地展现了边疆的凄凉和孤独。两者在意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向往光明,后者则沉浸在历史的阴影中。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塞上曲三首》的深刻意蕴与美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