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0:13
题芦雁屏 洪迈 〔宋代〕
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 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 孤苇吹欲折,秋风不胜威。 冥冥一孤骞,空费弋者机。 寒声落烟渚,相应不我违。 嗟吾识此情,手纳空叹欷。 安知丹青师,落笔乃庶向。 画形孰不工,画意识者稀。 他时因吾句,購此千金挥。
征鸿啊,你为何事而坐,被天命驱使着南北飞翔。 你孤独如旅人,无情地相互依靠。 孤零零的芦苇被风吹得快要折断,秋风的力量无法抵挡。 在幽暗中独自高飞,白白浪费了射手的机智。 寒冷的声音落在烟雾缭绕的沙洲上,相互呼应,不与我相违。 唉,我理解这种情感,只能空自叹息。 谁能知道那位画家,下笔时竟如此接近真实。 画出形状谁都能做到,但能画出意境的人却很少。 将来有人会因为我的诗句,愿意出千金购买这幅画。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文、史等多个领域,尤以史学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迈题在一幅芦雁图上的,通过对芦雁的描写,表达了对旅人孤独漂泊的同情和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赏。诗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芦雁的描写,展现了旅人孤独漂泊的情感。诗中“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芦雁命运的同情,也隐喻了旅人无法自主的命运。“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将芦雁与旅人的形象紧密结合。
诗中的“孤苇吹欲折,秋风不胜威”描绘了秋风中芦苇的脆弱,象征着旅人面临的艰难环境。“冥冥一孤骞,空费弋者机”则通过寓言的方式,表达了旅人高飞却无人理解的孤独。
最后几句赞美了画家的技艺,认为画出形状容易,但画出意境却很难。这不仅是对画家的赞赏,也是对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芦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旅人孤独漂泊的同情和对画家高超技艺的赞赏。诗中融入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感慨,体现了对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征鸿”象征什么? A. 旅人 B. 画家 C. 射手 D. 芦苇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画家的赞赏? A. 征鸿坐何事,天遣南北飞 B. 萧然如旅人,无情自相依 C. 安知丹青师,落笔乃庶向 D. 他时因吾句,購此千金挥
诗中的“孤苇吹欲折”象征什么? A. 旅人的孤独 B. 旅人面临的艰难环境 C. 旅人的高飞 D. 旅人的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