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5:58
偶来初地倚危楼,
风景萧条望里收。
寒雁下时秋草没,
晚钟开处岭云稠。
千章古柏依山矗,
一带汾河尽日流。
到此已能空色相,不须更上最高头。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偶然来到石佛山的情景。他倚靠在高楼上,四周景色显得萧条,远方的风景尽收眼底。寒雁在秋天降落,草丛已经枯萎;山岭上的钟声在傍晚响起,云雾弥漫。古老的柏树依然挺立在山间,汾河在阳光下缓缓流淌。站在这里,已经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不必再登上更高的地方。
梁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作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登石佛山》是梁浚在游览石佛山时的即兴之作,体现了他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思考。此时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哲思。
《登石佛山》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美丽与凄凉。开篇的“偶来初地倚危楼”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闲适的心境,诗人随意倚靠在高楼之上,俯瞰四周,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接下来的“风景萧条望里收”则转入对周边景色的感慨,秋天的景象显得冷清,仿佛在暗示岁月的无情。
“寒雁下时秋草没”通过寒雁的降落与秋草的枯萎,进一步烘托出秋天的孤寂与萧瑟。而“晚钟开处岭云稠”则描绘了傍晚的宁静,钟声在山岭间回荡,仿佛将时间凝固,令人沉醉。接下来的两句“千章古柏依山矗,一带汾河尽日流”则用古柏的挺拔和汾河的悠长流动,形成了自然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最后一句“到此已能空色相,不须更上最高头”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已然在此得到了心灵的满足,无需再向更高处攀登。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也传达了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揭示了“心境即是风景”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诗人在高处俯瞰自然,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感受,而非外在的追求。
诗人偶然来到哪里?
“寒雁下时秋草没”中的“寒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
《登石佛山》和《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萧条与思考,后者则更强调宁静与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