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乞雨禅师临遇南游》

时间: 2025-05-02 01:55:40

诗句

活得枯樵耕者知,巡方又欲向天涯。

珠穿闽国菩提子,

杖把灵峰榔栗枝。

春藓任封降虎石,夜雷从傍养龙池。

生缘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5:40

原文展示

送乞雨禅师临遇南游
作者: 曹松 〔唐代〕

活得枯樵耕者知,
巡方又欲向天涯。
珠穿闽国菩提子,
杖把灵峰榔栗枝。
春藓任封降虎石,
夜雷从傍养龙池。
生缘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乞雨禅师南游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的“枯樵耕者”说明了诗人与普通劳动者的共同理解和生活态度,暗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乞雨禅师踏上了向南的旅程,诗人心中既有对旅途的祝福,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惆怅。

“珠穿闽国菩提子”形象地描绘了乞雨禅师的身份和神秘感,同时也反映了禅宗文化的渊源。而“杖把灵峰榔栗枝”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师的尊重。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夜雷的呼唤,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轮回。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乞雨禅师未来的祝福与期盼,但也流露出对孤独和不确定的感慨。

注释

  • 活得:生活的状态。
  • 枯樵耕者:指的是靠砍柴、耕作为生的人,代表普通劳动者。
  • 巡方:游历、行走,指乞雨禅师的南游。
  • 珠穿:形容菩提子像珍珠一样串联,寓意珍贵。
  • 灵峰:指神圣的山峰,象征佛教的圣地。
  • 榔栗枝:榔栗树的枝条,可能用作拐杖,象征自然和生活的支撑。
  • 春藓:春天的青苔,象征生机;降虎石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石头。
  • 夜雷:夜晚的雷声,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养龙池: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希望。
  • 生缘:生存的缘分,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松是唐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大唐盛世,正值佛教文化影响力扩展的时期,乞雨禅师的南游不仅是个人的旅途,也是对大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探讨。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下了对禅师的祝福与寄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乞雨禅师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提到的“活得枯樵耕者知”,不仅传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生活的理解,也隐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追求。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文的深刻思考。比如“珠穿闽国菩提子”,它不仅描绘了乞雨禅师的形象,也象征着禅宗的智慧与深邃。诗人用“杖把灵峰榔栗枝”,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旅途的祝福。

而“夜雷从傍养龙池”,则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渴望相结合,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希望。最后一句“自此孤云不可期”,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展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哲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交融,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活得枯樵耕者知

    • 诗人与普通劳动者的共同理解,暗示了对生命的反思。
  2. 巡方又欲向天涯

    • 乞雨禅师的旅途,代表了追求与探索的精神。
  3. 珠穿闽国菩提子

    • 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的身份,暗示了禅宗文化的珍贵。
  4. 杖把灵峰榔栗枝

    •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5. 春藓任封降虎石

    • 描绘春天的景象,象征生机与变化。
  6. 夜雷从傍养龙池

    • 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渴望,象征生命的希望。
  7. 生缘在地南浮去

    • 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命运的漂泊。
  8. 自此孤云不可期

    • 表达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穿”,比喻菩提子的珍贵。
  • 拟人:如“夜雷从傍”,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乞雨禅师的祝福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樵:象征艰苦的生活与对自然的理解。
  • 菩提子:象征智慧与禅宗的深邃。
  • 榔栗枝:代表自然与生活的支撑。
  • 虎石:可能暗示某种神秘力量。
  • 龙池: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活得枯樵耕者”指的是?

    • A. 乞雨禅师
    • B. 普通劳动者
    • C. 诗人自己
    • D. 自然界的动物
  2.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____

  3. 判断题:诗中用“珠穿”形容菩提子,体现了禅宗文化的珍贵。 (对/错)

答案

  1. B. 普通劳动者
  2. 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乞雨禅师临遇南游》的相同点在于都是送别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感慨;不同点在于前者更侧重于友情的表达,而后者则融合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奉和春日望海 奉和入潼关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制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安德山池宴集 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 奉和过旧宅应制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宵食旰 星驱 抚心自问 达则兼善天下 贝字旁的字 包含雠的词语有哪些 说结尾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遗虏 高原 麦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迈等 通阶 荦荦大端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