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09:04
只愁风雨妒花枝,剪入瓷瓶养却伊。
更下重帘深闭阁,忽然花落又关谁。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丽花朵的忧虑,担心风雨会妒忌娇嫩的花瓣,因此将它们剪下放入瓷瓶中细心养护。然而,在深闭的房间中,重重帘幕落下,花儿却在不经意间凋谢了,最终又有谁会在意它的凋落呢?
本诗没有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风雨妒花枝”,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界及其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表达了对美的珍惜与无奈。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郎,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琐事,常融入哲理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文人对生活的感慨日益加深。诗人通过描写花的凋落,反映了对美好事物脆弱的感慨,折射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珍惜与无奈。开头两句通过“愁”字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关怀,表现了对风雨的担忧。风雨的“妒”,不仅是对美丽花朵的损害,也隐喻着生活中的种种不幸。诗人将花剪入瓷瓶中,显示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希望能加以保护。然而,重重帘幕的关闭,象征着隔绝与封闭,这种保护却又使花朵失去了生机,最终导致了花的凋落。这一转折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脆弱,尽管我们竭尽所能去保护美好,终究难以逃避自然规律与时间的流逝。
诗的最后一句“忽然花落又关谁”,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后的冷漠与无情。即使是倾心呵护的花朵,最终也会因时光流逝而凋零,而对于这些逝去的美,似乎没有人会在意。这种情感与思考,正是诗人对生命与美的独特感悟,展现出他在平凡中见非凡的艺术魅力。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无奈,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悟。即使是细心呵护,也难以抵挡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妒”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忽然花落又关谁”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以上分析与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杨万里的这首诗,感受其中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