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9:28
毁车为屋仅容身,三岁相要薄主人。
昼寓椁砖常至夜,冬沿沟彴复寻春。
南陔不洎公归里,苍墓垂成我丧亲。
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
我毁掉车子,只为小屋勉强容身,三年来我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淡薄。白天我住在棺材旁边,晚上又常常到达。冬天沿着沟渠寻找春天的迹象。南边的檐口却无法等待你回到家乡,只有苍凉的墓碑让我怀念已故的亲人。即使我们今后再相聚,也没有这样的快乐,只有在山林中老去,心中满是伤感。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以变法著称,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其诗词作品在风格上兼具雄浑与清新。
此诗成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中的动荡时期。诗中充满了对亲人逝去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与个人失落中的复杂情感。
《呈陈和叔》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展现了王安石在生活困顿与亲人离世后的孤独感受。诗人用“毁车为屋”开篇,直接呈现出其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生活负担。接着,他通过“昼寓椁砖常至夜”,将死亡的阴影笼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冬沿沟彴复寻春”一句,诗人展现出对生命与希望的渴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希望能找到春天的迹象。这种渴望不仅是对自然的期待,更是对生活重新焕发生机的盼望。然而,随之而来的“苍墓垂成我丧亲”,又一次将诗人拉回到失去的痛苦之中,令他无法摆脱对亲人的怀念与哀伤。
最后两句“后会纵多无此乐,山林投老一伤神”,则是对未来与孤独的深刻反思。即使未来还有重聚的机会,也无法重温过去的快乐,最终只能在孤独的山林中老去,令人倍感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生活的艰难与对亲人的思念,表达了王安石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悟,体现出一种在困境中苦苦追寻希望的情感基调。
王安石的诗《呈陈和叔》写于哪个朝代?
“毁车为屋”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苍墓”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