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58
送叔康侍御
王安石
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
圣聪应已虚心待,奸党宁无侧目猜。
白笔岂知权可畏,皁囊还请上亲开。
伫闻谠论能医国,飞报频随驿骑来。
这首诗是写给叔康侍御的,表达了对他入宪台(朝廷执政机构)工作的期待和祝愿。诗中提到,诏书将他选入宪台,正是国家急需人才之时。希望圣明的君主能够虚心听取忠臣的意见,而不是被奸臣所左右。笔者认为,白纸上写的权力并不可怕,但希望能通过亲近的关系来获取更多的支持。最后,期待能听到正直的言论,有助于挽救国家,急信不断从驿站送来。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推行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
此诗写于王安石进行政治改革时期,正值国家需要贤能之时。叔康侍御是王安石的朋友,此诗表达了对他的支持和期待,同时反映了王安石对政治局势的关注。
《送叔康侍御》是一首充满关怀与期待的诗,展现了王安石对同僚的支持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中通过对宪台的描写,表现了朝廷对人才的渴求,反映出作者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注与思考。王安石以“圣聪”来称赞君主的智慧,表明他希望君主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忠言,而不是被小人所左右。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蕴深厚,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政治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几句更是寄托了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望,期待能听到更多有助于国家治理的良言,从而实现治国安民的理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与对贤良之士的支持。王安石通过对叔康的期望,传达了希望国家能够得到明智治理、听取忠言的愿望,反映了他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和责任感。
诗中提到的“宪台”指的是什么?
A. 朝廷的执政机构
B. 农田
C. 学校
答案:A
“圣聪应已虚心待”中的“圣聪”指的是谁?
A. 君主
B. 大臣
C. 平民
答案:A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国家繁荣
B. 君主的智慧与虚心
C. 个人荣华
答案:B
王安石的《送叔康侍御》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国家前景的关注与忧虑,但王安石更倾向于表达对贤臣的期待,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深沉悲痛。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