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蹊》

时间: 2025-04-26 02:16:04

诗句

千蹊百隧散林丘,图画风烟一色秋。

但有兴来随处好,杨朱何苦涕横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6:04

原文展示:

千蹊百隧散林丘,
图画风烟一色秋。
但有兴来随处好,
杨朱何苦涕横流。

白话文翻译:

千条小路和百条隧道穿散在林丘之间,
秋天的风景如同一幅画,烟雾弥漫,色彩斑斓。
只要有兴致,哪里都是好的去处,
杨朱为何要为此而痛哭流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蹊百隧:指数量众多的小路和隧道,形容景色的复杂多变。
  • 散林丘:散布的树林和小丘,形容自然的景观。
  • 图画风烟:如同画中描绘的景象,意指风景如画。
  • 兴来:兴致、兴奋。
  • 杨朱:春秋时期的哲学家,以其“悲人之死”而闻名,常引申为对生活的悲观态度。
  • 涕横流:形容泪水横流,悲伤的景象。

典故解析:
杨朱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以悲观情绪著称。诗中提到他,是在表达一种对人生的感慨,认为有兴致就能享受生活,而不必像杨朱那样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提出“变法”主张,重视实用主义和理性思考。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实而见长。

创作背景:
《千蹊》的写作背景可能与王安石的游历有关。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出一种积极的生活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开篇用“千蹊百隧”描绘了自然的复杂与美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诗中提到的“图画风烟”,则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韵味,似乎不仅是描绘了眼前的美景,更是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强调只要有兴致,生活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是乐园。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恰好与杨朱的悲观形成对比,彰显出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蹊百隧散林丘: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复杂多样,令人感到神秘而诱惑。
  2. 图画风烟一色秋:将秋天的风景比作一幅画,风烟交融,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3. 但有兴来随处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看法,只要有兴趣,哪里都能找到乐趣。
  4. 杨朱何苦涕横流:质疑杨朱的悲伤,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画,增强了诗歌的意象感。
  • 对仗:如“千蹊百隧”与“图画风烟”,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只要有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蹊百隧:象征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风烟:象征着秋天的气息与情感的流动。
  • 杨朱:代表悲观态度,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蹊百隧”是指什么?
    A. 大街小巷
    B. 小路和隧道
    C. 山川河流
    D. 草原沙漠

  2. 诗人认为,只要有兴致,哪里都是好的去处,这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悲观
    B. 消极
    C. 乐观
    D. 无所谓

  3. 杨朱在诗中象征着哪种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千蹊》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但王安石更强调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孤独的反思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杂感四首 夏日十二首 夏日十二首 夏日十二首 夏日七首 夏日七首 夏日七首 夏日七首 夏日二首 下崿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军杀将 自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无颠 示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艳美绝俗 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自我批评 包含庖的词语有哪些 盐梅舟楫 头眠 滞晦 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邌旦 身死名辱 厂字头的字 造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