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简王元宗》

时间: 2025-04-30 20:57:41

诗句

相望两招提,林深路不迷。

微躯敢高卧,借屋且幽栖。

问讯聊题句,经过阻杖藜。

良由日日雨,山径亦成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7:41

原文展示:

简王元宗 赵蕃 〔宋代〕

相望两招提,林深路不迷。 微躯敢高卧,借屋且幽栖。 问讯聊题句,经过阻杖藜。 良由日日雨,山径亦成泥。

白话文翻译:

我们彼此相望于两座寺庙之间,森林深处的小路并不让人迷失。 我这卑微的身体怎敢高枕无忧,只是借住在这幽静的地方。 偶尔询问消息时才题写几句,经过时因为拄着拐杖而感到阻碍。 这都是因为天天下雨,山间的小径也变成了泥泞。

注释:

  • 招提:指寺庙。
  • 微躯:谦称自己的身体。
  • 高卧:指安逸地躺卧。
  • 幽栖:指隐居或居住在幽静的地方。
  • 问讯:询问消息。
  • 杖藜:拄着拐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游览或居住在某个深山寺庙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深山寺庙中的生活体验。诗中“相望两招提,林深路不迷”展现了寺庙的幽静和自然的深邃,而“微躯敢高卧,借屋且幽栖”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谦逊的态度。后两句“问讯聊题句,经过阻杖藜”和“良由日日雨,山径亦成泥”则进一步以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望两招提,林深路不迷”:通过“相望”和“林深”描绘了寺庙的幽静和自然的深邃,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喜爱。
  2. “微躯敢高卧,借屋且幽栖”:用“微躯”和“借屋”表达了作者的谦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问讯聊题句,经过阻杖藜”:通过“问讯”和“经过”反映了作者的日常生活,而“阻杖藜”则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4. “良由日日雨,山径亦成泥”:以“日日雨”和“山径成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望两招提”与“林深路不迷”,“微躯敢高卧”与“借屋且幽栖”。
  • 拟人:如“山径亦成泥”中的“成泥”赋予了山径以人的行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招提:象征着幽静和超脱。
  • 林深:象征着自然的深邃和神秘。
  • 微躯:象征着谦逊和卑微。
  • 幽栖:象征着隐居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招提”指的是什么? A. 寺庙 B. 山峰 C. 河流 D. 城市

  2. 作者用“微躯敢高卧”表达了什么? A. 自大 B. 谦逊 C. 懒惰 D. 勇敢

  3. 诗中的“山径亦成泥”是因为什么? A. 地震 B. 日日雨 C. 人为破坏 D. 自然风化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简王元宗》:两者都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和自然之美,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超然物外的禅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王维诗集》:可以对比阅读王维的山水诗,体会不同的隐居情怀。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 白莲 水龙吟·慎予女士招饮翊教寺看海棠,并观南湖居士所藏书画泉布 水龙吟·历观今古名臣 水龙吟 雪次韵 水龙吟 水龙吟 挽人 水龙吟 己丑上元咏梅恭祝蛰师并晦窗先生耆寿 水龙吟 人日寻梅吴小城有怀关陇旧游 水龙吟四首 其四 水龙吟·庚寅除夕次蒋鹿潭韵寄舍弟台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夏羊 魁垒挤摧 笼葱 牙字旁的字 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假相国 南金东箭 包含誓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强死赖活 到不的 文章钜公 君唱臣和 沟中之瘠 包含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