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43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
李弥逊 〔宋代〕
金兰臭味百年期,
生死那知欹两岐。
路断束刍难寄恨,
封成挂剑谩传悲。
向来不诵凌云赋,
此日休歌薤露诗。
自愧千秋负良友,
剩留清泪与君垂。
这首诗表达了对良友的怀念与惋惜。
金兰的友谊本该长久,然而生死却让我们分离。
如今道路阻断,无法寄托我的仇恨,
封剑在身,徒然感叹悲伤。
过去我不曾吟诵《凌云赋》,
今天也不再歌唱《薤露诗》。
我自愧千秋以来辜负了好友,
只能留下清泪与您相垂。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风格清新,感情真挚,与友人情谊深厚。
此诗是李弥逊为悼念良友张柔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失去的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深厚的重视。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追忆为核心,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死离别的无奈。开篇以“金兰臭味百年期”引入,强调友谊的长久与珍贵,但随着“生死那知欹两岐”,则转向对生死离别的感慨,形成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两句“路断束刍难寄恨,封成挂剑谩传悲”,则刻画出诗人因路途阻断而感到无法寄托情感的痛苦,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伤。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从自愧不已的“自愧千秋负良友”中流露出深沉的悔恨,最后的“剩留清泪与君垂”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流露出无尽的思念与悲伤。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金兰”、“剑”等,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与艺术表现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与对相逢的渴望。
全诗通过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死的感慨,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对友情的悔恨,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金兰臭味”中的“金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友谊
C. 一种食品
答案:B
诗中“生死那知欹两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悲伤
C. 愤怒
答案:B
诗人为何不再歌唱《薤露诗》?
A. 因为他不喜欢
B. 因为心中悲伤
C. 因为他很忙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