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1:03
秋居杂咏十首
作者:李弥逊
茅茨入作椽,中有插架轴。
琅函与贝叶,落落皆在目。
闲依净几翻,缓绕疏篁读。
困即抱这眠,拥鼻宁厌熟。
不知老将至,一时肯载腹。
此乐殊未央,吾生亦云足。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居所中恬静的生活。茅草屋顶上用木椽支撑着,房间里有架子上放着书卷和贝叶。闲暇时,我依偎在整洁的桌子旁,缓缓地读着书卷,周围是疏疏的竹子。困了就抱着枕头入睡,蜷缩着鼻子,宁愿在熟睡中不愿醒来。谁知年老的日子即将到来,却又何必急于追求功名富贵?这份乐趣没有尽头,我觉得我这一生也算是足够了。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作者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似乎在借秋天的宁静反思人生。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留存下来的作品多以简洁明了、平易近人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天高气爽之时,诗人或许是在经历了一段繁忙的生活后,选择在秋天的静谧中反思人生,融入自然,体会简单而快乐的生活。
李弥逊的《秋居杂咏十首》展示了一种极致的宁静和内心的充实感。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宁静。茅草屋顶、书卷、竹子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在这幅自然画卷中,读书、入睡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幸福。随着阅读的深入,诗人却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年华渐渐不再,他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这里,诗人并没有表现出对老年的恐惧,反而是对生活的淡然接受,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思想境界。
整首诗气氛宁静,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悟。李弥逊通过简单的生活细节,传达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无论时间如何流逝,诗人始终认为生活的乐趣和内心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秋居图,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琅函”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老年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秋居杂咏十首》与王维的《终南山》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不过李弥逊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以山水诗的形式表现自然的壮美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