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误国权臣第三》

时间: 2025-08-02 02:27:05

诗句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

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2:27:05

原文展示: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民对权臣的依赖,但这种风气却使国家受到重创。纵然开疆拓土,但最终也难以逃避责任,直至死亡也无能为力。

注释:

  • 苍生:指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 :依靠、依赖。
  • 大臣:指国家的高官,权臣。
  • 此风:指当时的政治风气。
  • 破南极:意指对国家的摧毁,南极这里可能是指南方的边疆。
  • 开边:开疆拓土,指扩展国土。
  • 至死难塞责:即使到死也难以逃避责任。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权臣常常操控政权,导致国家动乱。历史上许多朝代的衰亡与权臣的专权有关,如东汉末年的宦官、北宋的权臣赵家等。此诗反映了文天祥对权臣的痛心与愤怒,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爱国者。他以忠烈和才华闻名于世,曾任参知政事,是南宋最后的抵抗者之一。其诗歌多表现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在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下,文天祥深感国家危机,诗中反映了他对大臣失责的批评,表现了他身为一名忠臣的愤懑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苍生的角度出发,表现了对权臣的深切不满和失望。文天祥通过“苍生倚大臣”一句,揭示了人民在权臣统治下的无奈与依赖。接着,通过“此风破南极”,他尖锐地指出了这种政治现象给国家带来的灾难,展现了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批评。最后一句“至死难塞责”则表达了对权臣的无能与无辜,尽管其努力拓展边疆,最终仍无法逃避责任,显示了文天祥的悲愤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切中时弊,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生倚大臣:普通百姓依赖于大臣,但这种依赖并不可靠。
  2. 此风破南极:这种政治风气对国家的破坏极其严重,近乎毁灭。
  3. 开边一何多:虽然开疆拓土,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损失。
  4. 至死难塞责:权臣即使死去,也无法逃避自己造成的责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苍生”与“大臣”形成对比,突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 夸张:“破南极”形象化地表达了国家受到的重大损害。
  • 反问:通过对责任的强调,反映出对现状的不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权臣的失责对国家的巨大影响,反映了文天祥对人民和国家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他对社会风气的强烈批评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生:象征普通百姓,代表了国家的根基与未来。
  • 大臣:象征权力,代表对国家命运的掌控者。
  • 南极:象征国家的边疆与安全,暗示国家面临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苍生”在文中指什么? A. 官员
    B. 普通百姓
    C. 战士
    D. 诗人

  2. 此诗主要批评了什么? A. 百姓的无能
    B. 权臣的失责
    C. 外敌的入侵
    D. 战争的残酷

  3. “至死难塞责”意为? A. 权臣死后可以逃避责任
    B. 权臣死后仍需承担责任
    C. 权臣无能为力
    D. 权臣已无责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过零丁洋》与《误国权臣第三》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前者更多的是个人的悲壮和无奈,而后者则是对权臣失责的直接批评,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政治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园林即景 长风沙交宋丈韵一首 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 昌国偶成一首 曹娥庙一首 沧洲阁集句二首 沧洲阁集句二首 丙午寒食题净土寺一首 避暑烟水亭与王景文回纹联句一首 奔牛闸遇使者议和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謏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燋悚 无生之谛 私开头的成语 以私废公 分斤掰两 包含疵的词语有哪些 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游僥 解甲归田 麻字旁的字 担风袖月 棚扒吊拷 迁革 巛字旁的字 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轶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