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宫籍监》

时间: 2025-07-26 08:09:18

诗句

曾过卢沟望塔尖,今朝塔影接虚檐。

道人心事真方丈,静坐日长云满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8:09:18

原文展示:

宫籍监
文天祥 〔宋代〕
曾过卢沟望塔尖,今朝塔影接虚檐。
道人心事真方丈,静坐日长云满帘。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在卢沟桥上远望那塔尖,如今却看到塔影投射在虚空的屋檐上。
道人心中的秘密,宛如那高僧的静谧,日子缓缓流逝,云影满帘。

注释:

  • 卢沟:指卢沟桥,位于北京,是著名的古桥。
  • 塔尖:指寺庙或佛塔的尖顶,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 虚檐:屋檐虚空,指没有实质的东西,可能暗示一种空灵的状态。
  • 道人:指道士或修道者,这里引申为内心追求宁静的人。
  • 方丈:指寺庙中的住持,象征着修行的高境界。
  • 静坐:指修道者静心坐禅,反映内心的平和。
  • 云满帘:云影洒落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廷燮,号浩然,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抗敌保国而闻名,主张坚持民族独立,后被元军俘获,宁死不屈。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末年,正值国破家亡之际,文天祥在艰难的环境中,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宫籍监》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中,卢沟桥的塔尖象征着希望和信仰,而塔影映照在虚空的屋檐上,则传达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曾经的美好与如今的沧桑,令人唏嘘。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探讨,道人心事如同高僧的静谧,表明了诗人在忧国忧民之余,仍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体上,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曾过卢沟望塔尖:回忆过去,在卢沟桥上遥望塔尖,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2. 今朝塔影接虚檐:如今的塔影映射在虚空中,暗示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3. 道人心事真方丈:道人的内心秘密如同高僧的境界,表明对理想的追求。
    4. 静坐日长云满帘:静坐的状态让时间变得漫长,云影满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塔影映射比喻为内心的感受,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与呼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塔尖:象征着信仰与希望。
  • 虚檐:象征着失落与空虚。
  • 道人:象征着追求理想的人。
  • 云满帘:象征着宁静和内心的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卢沟桥的塔尖象征什么? A. 失落
    B. 信仰与希望
    C. 忧伤

  2. “道人心事真方丈”中的“方丈”指什么? A. 一种景象
    B. 高僧的境界
    C. 诗人的理想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 诗词对比: 比较文天祥的《宫籍监》和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文天祥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迷茫与追求,而杜甫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痛反思。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敏感与深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李判院见寄 婕妤怨 题今是斋 感齿发之衰作诗自解 和双溪五首 青苔篇 和张凝神见贻 雨作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到庐阜谒清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门关 根据 皮字旁的字 图开头的成语 穷儿乍富 玉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褫其华衮,示人本相 情同骨肉 坐失良机 歹字旁的字 疙里疙瘩 臭开头的成语 懵然无知 金字旁的字 狂犬病 骈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