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7:33
夜静吴歌咽,春深蜀血流。
向来苏武节,今日子长游。
海角云为岸,江心石作洲。
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
夜深人静时,吴地的歌声低沉哀婉,春天的时节,蜀地的血流淌不止。
往日的苏武坚守节操,如今的子长(指屈原)却在游荡。
海角的云彩成为了岸边,江心的石头变成了洲岛。
壮士到底为何而生,为什么要为这神州而哭泣呢?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的热爱著称,代表作有《正气歌》等。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在外抗敌,内忧外患之下,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悲痛。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静时的吴地歌声与春深时的蜀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沦落、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开篇用“夜静”“咽”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紧接着以“春深蜀血流”揭示了国家的战乱与民众的疾苦,令人心痛。诗人将历史人物苏武与屈原引入,表达对忠贞节操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望,意在激励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忠诚之志。
接下来,诗人通过“海角云为岸”和“江心石作洲”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苍凉,似乎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无奈与无常。最后一句“丈夫竟何事,底用泣神州”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与悲愤,质问那些不为国家命运而努力的英雄豪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展示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
诗歌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质疑当代士人的责任感,激发人们对忠诚与责任的反思,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苏武”是哪个朝代的忠臣?
“春深蜀血流”中的“蜀”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