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32
咏小山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近谷交萦蕊,
遥峰对出莲。
径细无全磴,
松小未含烟。
这首诗描写了小山的景色:近处的山谷中,花草交错繁茂,远处的山峰仿佛像莲花一样绽放。小路细小,没有完整的台阶,松树虽小,却还未被烟雾笼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莲”常在古诗中象征着清白、高雅,而“松”则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格。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以“贞观之治”而著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其诗作多以描绘山水、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世民的统治初期,正是国家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国安宁的欣慰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咏小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对小山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李世民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诗的前两句“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写出了小山的生动景象:近处的山谷繁花似锦,远处的山峰犹如盛开的莲花,给人以清新明快的视觉感受。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小山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后两句“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则描绘了小路与松树的细腻描写。小路的细小,松树的矮小,反衬出小山的恬静与幽雅,也象征着一种朴素和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浸透着一种淡淡的幽情,给人以无尽遐想的空间。
通过这首诗,李世民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间接地反映了他在统治中追求简朴、自然的理念,展现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小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对自然的向往与珍视,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近谷交萦蕊”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远处的山峰
B. 近处的花草
C. 小路
D. 松树
“遥峰对出莲”中的“莲”象征什么?
A. 坚韧
B. 纯洁
C. 繁荣
D. 宁静
诗中“径细无全磴”表现了小路的什么特点?
A. 宽阔
B. 曲折
C. 狭窄
D. 笔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世民的《咏小山》和王维的《山中问答》在描写自然景色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注重表现心境的宁静与哲理,而李世民则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朴素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象。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