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4:03
花非花·花非花
作者:白居易 〔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朦胧情感。夜深时,花似乎盛开,而天亮时又悄然消逝。它的来临如同春天的梦境,短暂而美好;而它的离去又如晨曦中的云彩,难以寻觅。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春梦”和“朝云”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以表达短暂的美好和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倡导平易近人的诗风,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中年时期,正值他在长安任职之时,可能是在某个夜晚,因思念或感慨而生出的灵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思考。
《花非花》是一首极具象征意义的诗,透过“花”和“雾”的对比,白居易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夜半来,天明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瞬间的追求与无奈。春梦和朝云的意象,既传达了短暂与虚幻的感受,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整首诗在语言上虽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令人在品味时不禁深思。白居易的这一作品,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
诗词测试:
“花非花”中“非”的意思是:
A. 不是
B. 是
C. 可能
D. 以上都对
诗中“来如春梦”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A. 春天的美丽
B. 短暂与虚幻
C. 对梦的追求
D. 花的芬芳
诗中“去似朝云”暗示了什么?
A. 美好的事物难以捉摸
B. 朝云的变化
C. 生活的单调
D. 白天的来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