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37
水调歌头(秀州坐上作)
作者: 赵彦端 〔宋代〕
秋色忽如许,风露皎如空。
平生青鬓余地,老与故人同。
忆得鲈鱼来后,杂以洞庭新橘,
月堕酒杯中。
宾客可人意,歌舞转春风。
坐间玉,花底扇,又从容。
从容更好,无奈多病已衰翁。
赖有主人风味,识我少年狂态,
乞与酒颜红。
一醉晓鸦起,流水任西东。
秋天的颜色突然变得如此浓烈,风和露水明亮得如同天空。
我一生中青丝已渐少,老来和老朋友同坐。
想起那时候鲈鱼刚捕上来,搭配着洞庭的新鲜橘子,
月亮倒映在酒杯中。
客人们都很高兴,歌舞在春风中轻扬。
坐在这里,玉器、花下的扇子,心情从容。
从容的心情更好,只是可惜我已多病,身衰老。
幸好主人懂得我的风范,知道我年轻时的狂妄,
请给我酒,让我脸色红润。
醉后等到清晨乌鸦起飞,流水随意向西向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诗人坐在秀州的某处,感叹时光流逝,回忆往昔,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青春的追忆。
《水调歌头(秀州坐上作)》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哲思的诗。赵彦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刻画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去的怀念。诗的开头,诗人以“秋色忽如许”引入,瞬间渲染出了一种秋的凄凉与美丽,风和露水让人感受到秋的清冷。接着,诗人自述平生,面对老去的自己,感慨与故人共聚的珍贵时光,令人感到一种时光荏苒的无奈。
诗中的“忆得鲈鱼来后,杂以洞庭新橘”,描绘了丰收的喜悦与美食的享受,展现出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欢乐场面。酒杯中倒映的月亮,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时光,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同时,宾客们的歌舞更是让这幅画面生动起来,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最后,诗人以“乞与酒颜红”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身体衰老,却依然希望通过酒来寻求一丝醉意与欢乐,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虽然面对衰老与疾病,诗人仍然渴望通过饮酒欢聚来回味青春,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鲈鱼”主要象征什么?
“月堕酒杯中”的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