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8:20
原文展示
赠谈故人高鹏举
东邻歌呼闹如市,西隣笙箫正鼎沸。
高生择术颇可人,夜阑挑灯说书史。
说出忠臣报国心,四座闻者为堕泪。
闻君年少曾读书,壮大无成乃与优伶俱。
左手执籥右秉翟,念到简兮应嗟吁。
他年了却官中呼,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
白话文翻译
东边的邻居家歌声喧闹如同市集,西边的邻居家笙箫声响彻云霄。
高鹏举选择的道路颇为人所喜爱,夜深人静时挑灯讲述历史故事。
他讲述忠臣报国的故事,让在座的听众都感动得落泪。
听说你年轻时也曾读书,长大后未能成就大业,却与优伶为伍。
左手拿着籥,右手拿着翟,念到《简兮》时应会感慨万分。
将来有一天结束官场生涯,仍会带着书卷回到故乡。
注释
- 东邻歌呼闹如市:形容东边邻居家的歌声非常喧闹,如同市集一般。
- 西隣笙箫正鼎沸:形容西边邻居家的笙箫声非常响亮,如同鼎中的沸水一般。
- 高生择术颇可人:高鹏举选择的道路颇为人所喜爱。
- 夜阑挑灯说书史:夜深人静时挑灯讲述历史故事。
- 说出忠臣报国心:讲述忠臣报国的故事。
- 四座闻者为堕泪:让在座的听众都感动得落泪。
- 闻君年少曾读书:听说你年轻时也曾读书。
- 壮大无成乃与优伶俱:长大后未能成就大业,却与优伶为伍。
- 左手执籥右秉翟:左手拿着籥,右手拿着翟。籥和翟都是古代的乐器。
- 念到简兮应嗟吁:念到《简兮》时应会感慨万分。《简兮》是《诗经》中的一篇。
- 他年了却官中呼:将来有一天结束官场生涯。
- 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仍会带着书卷回到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从其诗作来看,他可能是一位文人,对历史和文学有深厚的兴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家铉翁赠给故人高鹏举的。诗中描绘了高鹏举的生活状态和志向,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高鹏举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忠臣报国精神的推崇。诗中“夜阑挑灯说书史”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高鹏举夜深人静时沉浸在历史故事中的情景,而“说出忠臣报国心,四座闻者为堕泪”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忠臣精神的传承和感动人心的力量。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高鹏举年轻时读书和长大后与优伶为伍的对比,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同情。最后两句“他年了却官中呼,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则寄托了对高鹏举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结束官场生涯,回归书生的本色,带着书卷回到故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高鹏举的描绘,传达了对忠臣精神的推崇和对知识分子的理解与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邻歌呼闹如市:通过对比东邻的喧闹和西邻的笙箫声,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西隣笙箫正鼎沸:进一步强调周围环境的喧闹,为高鹏举的静谧生活做铺垫。
- 高生择术颇可人:赞扬高鹏举选择的道路为人所喜爱。
- 夜阑挑灯说书史:描绘高鹏举夜深人静时沉浸在历史故事中的情景。
- 说出忠臣报国心:强调他对忠臣精神的传承和感动人心的力量。
- 四座闻者为堕泪:通过听众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他的讲述感人至深。
- 闻君年少曾读书:对比他年轻时的读书经历和长大后的生活状态。
- 壮大无成乃与优伶俱:表达对他未能成就大业的同情。
- 左手执籥右秉翟:描绘他手持乐器的形象,暗示他的艺术才华。
- 念到简兮应嗟吁:通过《简兮》的典故,表达对他的感慨。
- 他年了却官中呼:寄托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 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希望他能回归书生的本色,带着书卷回到故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东邻和西邻的喧闹与高鹏举的静谧生活形成对比,突出他的独特性。
- 典故:引用《简兮》的典故,增加诗歌的文化内涵。
- 比喻:用“鼎沸”比喻笙箫声的响亮,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高鹏举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了对忠臣精神的推崇和对知识分子的理解与同情。诗中寄托了对高鹏举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结束官场生涯,回归书生的本色,带着书卷回到故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邻歌呼闹如市:喧闹的歌声,如同市集一般。
- 西隣笙箫正鼎沸:响亮的笙箫声,如同鼎中的沸水一般。
- 夜阑挑灯说书史:夜深人静时挑灯讲述历史故事的情景。
- 说出忠臣报国心:忠臣报国的精神。
- 左手执籥右秉翟:手持乐器的形象,暗示艺术才华。
- 念到简兮应嗟吁:《简兮》的典故,表达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阑挑灯说书史”一句描绘了高鹏举的什么情景?
A. 夜深人静时沉浸在历史故事中
B. 白天在市集上说书
C. 在官场中讲述历史
D. 与优伶一起表演
-
诗中“说出忠臣报国心,四座闻者为堕泪”表达了什么?
A. 高鹏举的悲伤
B. 忠臣精神的传承和感动人心的力量
C. 听众的冷漠
D. 高鹏举的孤独
-
诗中“他年了却官中呼,仍作书生挟册归里闾”寄托了对高鹏举的什么祝愿?
A. 继续在官场中奋斗
B. 结束官场生涯,回归书生的本色
C. 成为一名优伶
D. 继续在市集上说书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别》(杜甫):杜甫的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赠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祝愿。
- 《送别》(王维):王维的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赠谈故人高鹏举》与《赠别》(杜甫):两首诗都是赠别诗,但家铉翁的诗更注重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对忠臣精神的推崇,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祝愿。
- 《赠谈故人高鹏举》与《送别》(王维):两首诗都是赠别诗,但家铉翁的诗更注重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对忠臣精神的推崇,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