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右若耶溪》

时间: 2025-04-29 17:37:45

诗句

晴峰无数蘸清流,窈窕寒生六月秋。

百练不须欧冶剑,沼吴人在采莲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37:45

原文展示

晴峰无数蘸清流,
窈窕寒生六月秋。
百练不须欧冶剑,
沼吴人在采莲舟。

白话文翻译

晴朗的山峰无数地浸泡在清澈的水流中,
幽深的寒意在六月的秋天中悄然产生。
绚丽的水波不需要欧冶子的剑,
在水塘里,吴地的人们正在划着采莲的舟。

注释

  • 晴峰:指晴朗的山峰。
  • 无数:形容数量众多。
  • :浸泡。
  • 窈窕:形容环境幽静清丽。
  • 寒生:生出寒意。
  • 六月秋:指六月份的清凉气候,带有秋天的感觉。
  • 百练:指水波的绚丽,可能比喻水的流动。
  • 欧冶剑:欧冶子是古代著名的铸剑师,象征着精美的剑。
  • :水塘。
  • 吴人:指古吴国的人,现今主要指江苏一带的人。

典故解析

  • 欧冶剑:出自《史记》,欧冶子是春秋时期的铸剑大师,他所铸的剑被誉为无与伦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高超的技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林景熙游历陶山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陶山的自然景色,通过“晴峰无数”和“窈窕寒生”两句将山水的清澈与寂静融为一体,展现了山水的和谐美。诗中通过“百练不须欧冶剑”一句,传达出自然之美的纯净,不需要人工的雕琢,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最后一句“沼吴人在采莲舟”则进一步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吴地人民在水中采莲,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整首诗情景交融,抒发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陶醉,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雅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晴峰无数蘸清流:描绘晴天的山峰映衬在清澈的水流中,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2. 窈窕寒生六月秋:六月的天气里透出寒意,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传达出诗人对环境的细腻感受。
    3. 百练不须欧冶剑:水波的绚丽不需要名剑来衬托,表现出自然之美的自足与无造作。
    4. 沼吴人在采莲舟:描绘吴地人民在水面上采莲的生动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结合,通过“百练”形象地描绘水波的美丽。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陶山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晴峰:象征着阳光和美好时光。
  • 清流:代表着纯净和生命的源泉。
  • 百练:象征着水波的流动与变化,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吴人:体现了地域文化和人文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欧冶剑”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把名剑
    C. 一种工具
    D. 一种食物

  2. 诗中的“窈窕”主要形容的是: A. 颜色
    B. 声音
    C. 环境的幽静
    D. 人的美丽

  3. “沼吴人在采莲舟”中,采莲的活动主要表现了: A. 劳动的辛苦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生活的烦恼
    D. 旅行的愉快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情感更加沉重,而林景熙的《右若耶溪》则显得更为轻松和愉悦,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景。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上张紫微) 满江红 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 望海潮·云龙双辅 卜算子·见也如何暮 柳梢青 忆秦娥·秦楼月 点绛唇 鹧鸪天·一夜冰澌满玉壶 九日广陵同陈十五先辈登高怀林十二先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亅字旁的字 包含郭的成语 余愤 長字旁的字 甘嗜 革旧鼎新 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国会制 义正辞严 陋巷菜羹 山榴 卜字旁的字 菽麦 析疑匡谬 拘神遣将 包含假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